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表面活性剂选择性电极研究季铵盐/脂肪酸盐二元复配体系

李国宝  苑再武  郝京诚  
【摘要】:正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丰富的相行为,含盐体系和无盐体系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但尚未有文献对该类体系进行定量研究。本实验选用不同链长的C_(14)TAB、C_(16)TAB分别和月桂酸钠(SL)、十一酸钠(SU)、十一烯酸钠(10-SU)等脂肪酸盐构筑二元复配体系,固定总浓度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翁建新,黄婷婷;电导法研究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赖璐;梅平;李逵;汪小宇;陈武;;双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7期
3 王琦;习海玲;左言军;;泡沫性能评价方法及稳定性影响因素综述[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7年02期
4 王素青;;微乳液、胶束、反胶束(团)有序体系在化学分析与分离技术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徐羽翰;张东;;纳米氧化锌微乳液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无机盐工业;2009年06期
6 林一凡;潘太军;;蒙脱土的有机化改性及插层剂的选择[J];化工科技;2010年01期
7 宋英方;兰新哲;周军;宋永辉;;表面活性剂对纳米三氧化钼形貌的影响[J];稀有金属;2010年05期
8 慈云祥,杨明敏;表面活性剂增敏型络合物显色反应机理的探讨[J];科学通报;1983年16期
9 王立明;吕恩茹;华倜;;用乳状液膜法处理焦化厂含酚废水的研究——实验室间歇实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10 崔毅;胡耿源;;多段交联法合成聚氧化烯烃表面活性剂[J];精细石油化工;1991年06期
11 陈景元,王果庭,刘金柱;稳态荧光猝灭法确定胶束聚集数的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93年04期
12 龙跃,曹诗倜;新三氮烯试剂1-(4-硝基苯基)-3-(2-苯骈咪唑)-三氮烯测定微量汞的探讨[J];分析试验室;1993年03期
13 宋旭梅,周萍,陈琦,张维冰,王万兴;低聚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分光光度法测定[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7年02期
14 陈丽华;表面活性剂的HLB与其化学结构的关系[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15 曹向禹,宋秘钊,王万兴;聚酯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8年04期
16 周震,李密丹,王进;表面活性剂和油二元系溶液的异常流变性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7 约瑟夫J克鲁登,布赖恩A帕克,刘骥;N-酰基乙二胺三乙酸——一种具有螯合性能的表面活性剂(英)[J];日用化学品科学;1998年03期
18 杨立江,杨亚江;聚电解质对表面活性剂胶束形成的影响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9 安奈特,希拉奇,艾宏荣;表面活性剂溶液行为预测(英)[J];日用化学品科学;1999年02期
20 贺占博;表面活性剂在非线性化学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宝;苑再武;郝京诚;;表面活性剂选择性电极研究季铵盐/脂肪酸盐二元复配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永新;;荧光分析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3 何承前;侯研博;韩玉淳;王毅琳;;新型四聚表面活性剂PATC对Amyloid β(1-40)纤维的解聚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建玲;韩布兴;赵悦菊;李建申;杨冠英;;二氧化碳诱导Pluronic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胶束化及热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5 王瑜;曹以诚;喻德峰;范雅珣;伍春娴;韩玉淳;王毅琳;;DNA与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周天华;游毅;赵剑曦;;Heterogemini表面活性剂热致液晶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周超;刘金彦;;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在醇中的聚集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陆同兴;;表面活性剂TX-100和AOT对光解对苯醌自由基CIDEP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9 何沫沙;方云;;同系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聚集行为的Monte Carlo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姜蓉;赵剑曦;;C_(12)—3—C_(12)·2Br/SDS 混合体系的胶团结构演变[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炳英;胶束与金属胶束模拟水解酶催化酯水解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李敏;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中铑—膦配合物催化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齐伟;多金属氧簇杂化反胶束在二氧化硅基质中的超分子组装及功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4 龙攀峰;全氟脂肪酸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溶液聚集行为和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延辉;两亲分子自组装体系及其耐盐机理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娜;离子液体中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贾东辉;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在固/液界面的吸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邱晓梅;生物模型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量热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陈美玲;表面活性剂的QSPR、界面吸附和自组装理论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方云;均聚物/表面活性剂或无规共聚物的水相自组装及微反应器应用[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军;可离子化有机污染物在表面活性剂改性黄土中的吸附特性[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党雪平;基于表面活性剂增敏的电化学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陈喜蓉;超声化学法制备纳米α-Fe_2O_3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4 张晓青;压电微生物信息传感仪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韩永才;乙醇/水混合溶液中表面活性剂CTAB自组装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包莉;表面活性剂介质中8-羟基喹啉的光谱分析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7 于延芬;热水解法制备纳米TiO_2及其薄膜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李刚;新型高效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9 刁雪莲;CdTe量子点与氮氧自由基、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吕建晓;表面活性剂胶束溶液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玉芬;带你走进磷的世界[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陈卫东;无机微纳晶形貌调控研究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