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尤蓉,余晓斌;云芝胞内多糖CVP-Ⅱ的分离与初步鉴定[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2 |
史一博;孙建和;;A型流感病毒NS1蛋白抑制IFN抗病毒作用的机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年10期 |
3 |
陈一新;;葡萄球菌A蛋白在免疫学上的应用[J];江西医药;1981年01期 |
4 |
童坦君;;P53的抑癌原理及应用前景[J];生命的化学;1993年01期 |
5 |
杨华,李连青,王蓓霞,徐容,沈毅珺,贾建安,潘欣,陈秋莉,潘卫;噬菌体展示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单结构域随机组合文库的构建[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6 |
栗克喜;作为伤寒菌苗的O-乙酰果胶-蛋白结合物的合成和免疫学特性[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5年06期 |
7 |
张文艳,马尔瞻;应用新型裂解和结合技术制备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1年02期 |
8 |
王春花;成军;郎振为;刘妍;王建军;纪冬;党晓燕;;人La自身抗原蛋白与肝炎病毒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12期 |
9 |
许明;;利用光照控制蛋白活性技术[J];中国家禽;2008年20期 |
10 |
张河战
,孟丽;霍乱毒素及其B亚单位作为载体联接不同分子量的Vi组成的Vi多糖-蛋白结合物的免疫原性比较[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0年03期 |
11 |
李潇;;谈谈配体蛋白的特性及其对化学致癌作用的意义[J];生化通讯;1980年05期 |
12 |
张永莲,单敬东;D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体外研究方法(下)[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3年02期 |
13 |
陈锦荣;脑膜炎球菌脂寡糖中的寡糖-蛋白结合物的制备、鉴定与免疫原性[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4年01期 |
14 |
白明泽;谭军;舒坤贤;;人类P53下游基因一致性序列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5 |
De Robertis EM;谭景莹;;蛋白质和RNAs的细胞核-细胞质分离作用[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84年02期 |
16 |
韩义贞;多糖-蛋白结合菌苗免疫婴儿对b型流感杆菌的血清调理活性[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6年06期 |
17 |
黄燕萍,成军,王琳,杨倩,杨瑗,白桂芹,刘敏,张树林;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HCV F蛋白结合蛋白基因[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7期 |
18 |
Lamond AI;王维炎;;三甲基鸟苷帽是snRNP的核靶信号[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1年04期 |
19 |
范立通;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微量乙醛—蛋白结合物[J];生物技术;1992年05期 |
20 |
彭民,唐观甜,顾天爵;抗生物素蛋白结合蛋白的发现及分离纯化[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5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