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金纳米棒的生物检测

马占芳  田乐  丁腾  
【摘要】:正与球形金颗粒相比,棒状金颗粒具有更为特殊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特性:有横向和纵向两个SPR峰,纵向SPR峰的位置取决于金纳米棒颗粒的长短轴比,因此通过控制不同长短轴比,可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梁;崔崇;王雄;石晓琴;;混合溶剂热法制备一维勃姆石纳米棒[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4期
2 栗粟;章晓中;;ZnO纳米线/纳米棒混合阵列的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3期
3 郑泳;张永爱;吴朝兴;文亮;谢剑星;郭太良;;氧化锌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3期
4 王璟;丁雨田;胡勇;张杨;董小丽;;枝状ZnO-TiO_2复合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表征[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3期
5 吕健;许磊;;Co离子注入对ZnO纳米棒物理性质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3期
6 罗添元;魏志鹏;李金华;方芳;王晓华;王相虎;崔勇;谭学磊;;CdS/ZnO纳米复合结构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的改善[J];发光学报;2011年07期
7 陶晓辉;陈友存;;溶剂热法合成ZnO微米棒及其光催化性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揭秘! 世界十大最神奇的“极端”物质[J];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1年06期
9 邸志刚;姚建铨;张培培;贾春荣;邴丕彬;杨鹏飞;郑一博;;纳米银基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仿真及优化[J];激光与红外;2011年08期
10 ;科技期刊亮点[J];科技导报;2011年19期
11 文博;;世界十大极端物质科学原理[J];北方人(悦读);2011年06期
12 吕绪良;许自力;何超;荣先辉;贾其;;假目标用电热涂层有效电导率模型[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3 全桂英;吴明在;;形貌可控的Fe_3O_4纳米粒子的水热合成及磁性能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11年04期
14 ;可用水充电的新型电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5 郑荣波;郭雪莲;张玉奇;杨旭;;室温制备晶体结构和形貌可控的三氧化二锑纳米材料[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6 程萍;田永涛;王文闯;徐玉睿;何豪;王新昌;李新建;;ZnO纳米线阵列/p-Si异质结的合成及其整流特性[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3期
17 傅晓平;伍孟银;赵元龙;刘兴尧;蒙信礼;;贵州凯里生物群中的宏观藻类化石丘尔藻(Chuaria)及其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11年02期
18 李山;钟明亮;张礼杰;熊祖洪;张中月;;偏振方向及结构间耦合作用对空心方形银纳米结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19 何景棠;;海水-淡水电池[J];现代物理知识;2011年04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炽炜;蔡克峰;;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硅纳米棒阵列[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刘祖琴;唐东升;邹小平;李玉宝;周维亚;王刚;解思深;;化学气相沉积法无催化制备定向生长硅纳米棒[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马淑芳;梁建;孙彩云;许并社;;TiO_2纳米棒的制备与结构表征[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管洪涛;王毓德;朱静;陈刚;;α-MnO_2纳米棒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5 刘晶冰;汪浩;严辉;;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的微波快速合成[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魏钟晴;张铮铮;曾程初;;直接生长在表面的金纳米棒的AFM操纵[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范俊奇;武四新;;两步法制备CuInS_2/TiO_2复合纳米棒薄膜及光电性质的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刘辉;孙洪军;何选盟;朱振峰;;pH值控制水热-热分解法制备介孔氧化铝纤维和纳米棒[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9 强颖怀;;退火处理对TiO_2单晶纳米棒阵列的结构及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滕飞;陈敏东;李贵清;;中孔CO_3O_4纳米棒催化发光传感器快速监测环境VOCs[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淑华;金纳米棒—适配子耦联物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肿瘤热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2 李志国;CdS纳米晶的分子簇直接热解法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王健;基于金纳米棒的生物传感与癌症的光热治疗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德生;硅基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李莹滢;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制备、性能及辐射探测器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王凌凌;CdS纳米棒阵列及其异质结构的制备和光生电荷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桑丹丹;ZnO纳米棒/金刚石复合结构的制备及电学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吴平;一维复合纳米结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9 张先华;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组装以及光谱性质表征[D];厦门大学;2003年
10 李智铭;RGD偶联PAMAM树形分子—金纳米棒探针基础上的恶性黑素瘤在体靶向和光热治疗[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友;ZnO花束状晶须及纳米棒的制备与形貌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李敏;PEG和共掺杂对ZnCoO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吴敏;Ag/N共改性TiO_2中空纳米棒阵列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何伟臻;金纳米棒在Au(111)表面的分散及其STM诱导发光初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王大伟;ZnO纳米棒/MEH-PPV异质结近紫外电致发光性能的改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王秀利;几种基于纳米标记的DNA传感器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7 曹亚丽;特殊形貌纳米材料的低热固相化学合成及其表征[D];新疆大学;2004年
8 姜国华;Fe_2O_3纳米粒子和纳米棒的制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楚艳;离子液体中Ⅰ-ⅡB族纳/微米材料的制备[D];西南大学;2010年
10 闫悦;ZnO纳米棒/MEH-PPV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黎;美利用新技术获得树枝状晶体纳米棒[N];科技日报;2008年
2 艾伦卡(ALENCAR,M.S.M) 安图斯(ANTUNES,A.M.S) 波特(PORTER,A.L);纳米专利及其产品的生命周期价值链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3 风影;德研制出比钻石还硬的物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4 林昌明 DigiTimes;BP耗资50亿美元投入太阳能电池[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5 李素珍;快速捕获肿瘤的纳米新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6 自治区科技成果管理办公室 提供;一维纳米功能复合氧化物的低热固相制备及机理研究[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7 司瑞;纳米结构的生物矿材料合成取得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03年
8 程家瑜;纳米技术离我们还有多远[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谷利源;刷在墙上印在纸上穿在身上[N];科技日报;2002年
10 王雅丽;纳米技术助力高密度存储[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