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兰心仁,辛梅华,谢英;反相HPLC-电化学检测测定苯酚和苯胺[J];环境工程;2005年06期 |
2 |
李祥;杨少霞;祝万鹏;王建兵;汪莉;;碳纳米管催化湿式氧化苯酚和苯胺的研究[J];环境科学;2008年09期 |
3 |
高会;张硕慧;熊德琪;刘娜;公维民;王倩;;苯酚、苯胺对两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S1期 |
4 |
张富韬;李亚峰;薛向欣;;改性膨润土对苯酚和苯胺吸附规律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5 |
周盛;;甲烷利用细菌HG06的筛选鉴定及其对三种有毒物质降解的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8年01期 |
6 |
白家磊;魏子章;王莹;刘芳;王红勇;高志贤;;水中苯胺、苯酚快速分离及分光光度法测定[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2期 |
7 |
殷震育;于玲红;李玉梅;;苯酚、苯胺对黄河水中藻类的急性毒性研究[J];人民黄河;2008年11期 |
8 |
王竞;王静;郑春莉;周集体;吕红;曲媛媛;;混合菌构建及其对硝基苯直接好氧生物降解[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9 |
蒋司同;聂长明;林英武;石春雨;;苯胺和苯酚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 Straus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分析(英文)[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6期 |
10 |
贾艳萍;郗丽娟;;湿式氧化法处理污水的条件优化[J];西南给排水;2007年02期 |
11 |
付冬梅,陈吉平,梁鑫淼;湿式氧化法处理苯酚、苯胺和硝基苯废水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4年10期 |
12 |
吴士兰,孙云霞;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工业废水中的苯酚和苯胺[J];天津化工;1994年01期 |
13 |
李萍,赵杉林,张明,杨玉环;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同时测定炼油厂污水中的苯酚和苯胺[J];石油化工;1994年04期 |
14 |
朱利中,mail.hz.zj.cn,徐霞,mail.hz.zj.cn,胡松,mail.hz.zj.cn,邹忠利,mail.hz.zj.cn,鲍卫民,mail.hz.zj.cn,陈宝梁,mail.hz.zj.cn;西湖底泥对水中苯胺、苯酚的吸附性能及机理[J];环境科学;2000年02期 |
15 |
陈传平;张庭廷;何梅;吴安平;聂刘旺;;苯胺、苯酚对淡水藻类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
16 |
武洪杰;谭周亮;刘庆华;李旭东;;一株高浓度苯胺、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年02期 |
17 |
倪永年,周小群,邱萍;比值-导数法同时测定污水中的苯酚和苯胺[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年01期 |
18 |
刘雅巍,池勇志,费学宁,张春青,李梅;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苯酚、苯胺和苯甲酸的同时测定方法的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2期 |
19 |
张国福;王喜存;贺殿;彭亮;刘玲玲;;工业废水中微量苯酚的交流示波极谱滴定[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年09期 |
20 |
袁存光,刘广东,冯成武;次氯酸钠光度法测定污水中的苯胺[J];环境化学;1994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