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聚合物为基础的人工酶分子设计

刘俊秋  
【摘要】:正在分子水平上模拟酶对底物的识别与催化功能是当今最富挑战的课题之一,已引起各国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根据酶学新进展,我们提出了“产生底物或过渡态识别部位合理配置催化因素构建人工酶”的新思路。构建了多种以聚合物为骨架的新型高效仿酶体系。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王国旗;关于一种含有过渡态问题的讨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刘茂才;林世武;;论事物过渡态的哲学意义[J];大自然探索;1984年04期
3 高盘良;赵新生;;过渡态实验研究的进展[J];大学化学;1993年04期
4 成如山;;在热力学中引进有方过程的探讨[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5年01期
5 居冠之;冯大诚;邓从豪;;化学反应过渡态熵的计算和应用[J];化学学报;1985年07期
6 陈六平;韩世钧;;过渡态模型和反应动力学介质效应的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2年02期
7 许国建,张德全;过渡态及其成矿意义[J];矿产与地质;1988年02期
8 毕成武;曾阳;;燃气轮机过渡态的振动分析[J];热能动力工程;1986年01期
9 温克胜;虚拟过渡态 辅助解题[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9年04期
10 周子华;自由式出流堰闸过渡态变指数公式的应用[J];水文;1993年03期
11 何圣贵;;欧美科学家使用飞秒X射线激光检测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过渡态[J];科学通报;2015年22期
12 区泽棠,唐季安,M.W.Roberts;用光电子能谱研究苯与Mg(0001)表面上过渡态氧O_(s)~-的化学反应[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13 刘俊;理想气体直线过程吸热与放热过渡态的轨迹[J];物理实验;1999年03期
14 唐波,刘阳,王洪鉴,孙天麟;环糊精用于分子识别分析的新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00年04期
15 ;刘涛团队利用超分子识别策略实现蛋白质的可逆调控[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21年02期
16 贺小塘;韩守礼;吴喜龙;王欢;王咏梅;;分子识别技术在铂族金属分离提纯中的应用[J];贵金属;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俊秋;;聚合物为基础的人工酶分子设计[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2 梅东海;;凝聚态水相中过渡态金属表面上催化反应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九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3 徐磊;吴小军;杨燕生;;过渡态涂层叶片热状态计算分析[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王成云;;配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的过渡态结构[A];第九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杨琳;秦臻;;压缩系统切断加力过渡态的性能分析[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刘俊秋;罗贵民;沈家骢;;设计高效分子印迹人工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刘俊秋;;纳米酶设计与合成[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彭孝军;;光驱动智能染料:从靶标识别到肿瘤诊疗[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9 曹春阳;;基于NMR的药物发现与复杂体系分子识别机制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10 范杰;尚小强;陈昊;余丽莎;肖丽萍;王方军;Kenneth A.Dawson;;生物-沸石界面:多相酶催化与生命过程调控——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十年)[A];中国化学会第十九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11 李明爽;蒋伟;;仿生水相分子识别中的氢键驱动力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一卷)[C];2019年
12 蒋伟;;仿生分子识别[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13 权茂;蒋伟;;水溶性分子笼的合成及对生物分子识别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物理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9年
14 朱志扬;阎云;黄建滨;;人类视觉机制启发的“一对多”分子识别平台[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二卷)[C];2019年
15 包淑锦;张文华;郎建平;;钨/铜/硫簇基离子框化合物的合理设计和组装[A];中国化学会2019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9年
16 曹迁永;徐有亮;刘丽娜;;“点击”大环受体的构筑及其分子识别[A];全国第十九届大环化学暨第十一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摘要论文集[C];2018年
17 周蜜;王爽;张桐玮;倪青玲;桂柳成;;基于三脚架型多羧酸配体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摘要册[C];2018年
18 蒋伟;;水相仿生分子识别[A];中国化学会第二届全国光功能材料青年学者研讨会摘要集[C];2020年
19 陈传峰;;螺芳烃的可控分子识别与组装[A];全国第十九届大环化学暨第十一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摘要论文集[C];2018年
20 杨鹏;廖晓雨;郭万欣;赵磊;;光驱动两亲型杯[3]咔唑顺反异构体转化及用于分子识别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2019)[C];201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3条
1 杜曼;硅杂蒽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分子识别检测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2 肖成梁;硅基超分子识别材料制备、表征及其吸附发热元素铯和锶的基础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戴荧;Calix[4]BisCrown及其高分子基超分子识别材料的制备与基础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4 谢锐;温度响应与分子识别型智能核孔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盛瑞隆;新型光化学传感分子的设计合成与分子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6 刘弘禹;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热调制特征提取及VOCs分子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
7 陈煜;单官能化柱芳烃的合成、自组装及其选择性分子识别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汪欣;[6+4]/[4+2]环加成反应的后过渡分叉现象的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20年
9 刘广洋;莠去津和三唑醇农药残留光学传感技术及其分子识别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张晓兵;用于电化学与光化学传感器研制的单卟啉与双卟啉类分子识别载体的制备与分析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11 唐云青;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中单分子识别和定位算法及抗漂移方法[D];重庆大学;2014年
12 翟春熙;若干功能小分子与蛋白质的分子识别及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3 房钰鑫;多种分子识别生物传感活性界面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行祥;沸石催化乙醇制丙烯的理论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
2 柯宏威;预测控制在发动机过渡态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年
3 赵丽娟;多胺修饰环糊精对雷公藤活性化合物的分子识别与分子组装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4 勾瑞;基于萘的超分子主体的合成及其分子识别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
5 陈玲;β-环糊精功能聚合物合成及其超分子识别应用[D];湖北大学;2018年
6 王一宁;三元超分子识别材料制备及其基础吸附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7 陈春梅;几种大孔硅基超分子识别材料制备及其吸附铯的基础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毛新峰;沸石催化噻吩脱硫的理论模拟[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年
9 陈冬梅;气相色谱—质谱法/超分子识别荧光分析法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小倩;萘啶等氮杂环衍生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11 沈维立;芳环类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12 严泽民;富硫有机化合物的配位组装及分子识别[D];苏州大学;2003年
13 王月兰;大气重要物种FNO_x(x=1,2)的电子结构性能和相关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4 王政;新型MOFs基超分子识别材料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21年
15 谢文昭;四苯乙烯四酰肼大环的合成及分子识别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16 张跃;(CH3)_2S与O_2气相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7 周婷;基于QCM传感装置设计的化学生物分子识别[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18 张卫军;新型卟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分子识别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9 申伟;部分与大气层中臭氧耗损有关物质与O(~1D)和O(~3P)的反应机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0 黄小毅;含二硫键的环肽的合成与分子识别作用[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科学导报记者 范琛 见习记者 王强;阴彩霞:科技界的绚丽“彩霞”[N];科学导报;2017年
2 于洋 田野;生物分子识别研究取得新成果[N];吉林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