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苯乙烯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微乳液聚合

李碧娥  李晓  杨静  张卫英  淡宜  
【摘要】:正本文以苯乙烯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AIBN/CuBr2/bpy 以及 AIBN/CuBr2/dNbpy 为引发催化配位体系,正己醇为助乳化剂,研究苯乙烯的反向 ATRP 微乳液聚合。反应温度为75℃,探讨了不同配体以及改变引发催化配位体系摩尔比例对苯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丹年;唐宏科;;聚苯丙微乳液的结构表征[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8年11期
2 张二琴;柴云;张普玉;;微乳液中苯乙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年01期
3 安静;李雪艳;王德松;;不同引发剂引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微乳液共聚合竞聚率的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4 王国祥;武鹄;;苯乙烯、丙烯腈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微乳液聚合[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杨静;李碧娥;李晓;张卫英;淡宜;;“苯乙烯/CTAB/H_2O”RATRP微乳液体系的聚合[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9年06期
6 史修启,王红霞,张剑,台秀梅;Winsor-I型多相微乳液中苯乙烯聚合[J];化工新型材料;2005年03期
7 李东哲;;微乳液聚合及其在制备聚合物纳米粒子中的应用[J];华夏星火;2004年07期
8 安静,王德松,朱学旺,李雪艳,罗青枝,殷容,李发堂;KPS引发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微乳液共聚合的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9 徐相凌,张志成,吴欣,葛学武,左榘,牛爱珍;苯乙烯微乳液种子聚合[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8年07期
10 柯昌美,汪厚植,段辉,张美杰,赵惠忠,李轩科;微乳液聚合在制备聚合物纳米微粒中的应用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年06期
11 王国祥;刘朋生;;微乳液法合成旋光性共聚物[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2 甘孟瑜;揭芳芳;;微乳液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J];涂料工业;2007年02期
13 徐相凌,张志成,张曼维,葛学武,吴志超;过硫酸钾引发苯乙烯微乳液聚合[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09期
14 李晓,张卫英,袁惠根;微乳液聚合研究进展[J];合成橡胶工业;2000年06期
15 张洪涛;;微乳液聚合[J];高分子通报;1991年01期
16 余鼎声;郭雪斌;;微乳液聚合聚苯乙烯的结构表征[J];石油化工;1991年01期
17 刘意,张力;丙烯酸酯聚合物微乳液的合成[J];涂料工业;2004年02期
18 张卫英,赖贵贞,陈聪龙,李晓;超微胶乳的合成研究综述[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年10期
19 安静;李雪艳;朱学旺;;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微乳液聚合竞聚率及共聚物链段分布的研究[J];胶体与聚合物;2007年01期
20 李明威,胡继文;TEM研究苯乙烯微乳液聚合机理[J];广州化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海柯;淡宜;;苯乙烯可控微乳液聚合的研究[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赖贵贞;沈利斌;李晓;林盛海;张卫英;;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微乳液聚合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碧娥;李晓;杨静;张卫英;淡宜;;苯乙烯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微乳液聚合[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4 赖贵贞;李晓;张卫英;林盛海;沈利斌;;苯乙烯微乳液体系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吴红京;唐根源;;苯乙烯羰基化催化合成肉桂酸甲酯反应液的HPLC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6 孙正平;;C_8抽提苯乙烯技术研究[A];石油化工应用技术论文集[C];2004年
7 王娟;彭慧;程时远;;后过渡金属镍化合物配位催化苯乙烯乳液聚合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志诚;;聚合物多元醇脱单体新工艺[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三次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立功;张振琳;邢广忠;李青山;;苯乙烯在离子液体中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研究[A];第七届全国微型实验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宗旻;梁茵;张赟;;无苯乙烯VPI浸渍树脂的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波;可聚合乳化剂存在下的乳液聚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陈均;微(细)乳液体系中聚合物胶乳和无机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王世杰;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乳液聚合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朱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王国祥;N-取代马来酰亚胺功能材料的合成及表征[D];湘潭大学;2004年
6 吴跃焕;木器涂料用高固含量苯乙烯—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7 胡中青;一类含马来酸酐交替共聚单元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辐射法合成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李洪泊;丁二烯/苯乙烯阴离子连续溶液共聚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刘国栋;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丙烯腈/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张春庆;不对称醚及TMEDA存在下的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阴离子聚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洪群;超声引发下苯乙烯的微乳液聚合[D];扬州大学;2006年
2 赵永彬;自缩合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3 王茜茹;新型钼系配合物的合成、催化烯烃环氧化及聚醚合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4 金力强;苯乙烯装置节能技术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5 王勇;液晶不饱合树脂的合成与共聚合反应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张瑞丽;二茂铁硅烷的硅氢化反应及其与端羟基聚丁二烯的接枝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7 赵亚彬;高分子量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8 张福清;苯乙烯单元仿真培训系统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9 郝巍;水环境中高聚物单体的卤化衍生化反应及检测新方法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丽丽;N-苯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共聚合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艳;抚顺石化全力生产苯乙烯支援灾区建设[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景屏 关统宣;苯乙烯价格飞涨 负面影响显现 [N];中国工业报;2004年
3 陈璠;渤化集团50万吨苯乙烯40万吨ABS项目开工[N];天津日报;2007年
4 单憬岗 贾永存 李强;洋浦8万吨苯乙烯项目投产[N];海南日报;2006年
5 记者 岳双才通讯员 李长开 周清;打通苯乙烯市场销售之路[N];中国石油报;2007年
6 ;苯乙烯价格由振荡变稳[N];中国石油报;2002年
7 记者 吴夏炎岳双才 特约记者 王福强;增供“救命油” 增产苯乙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8 ;扬巴苯乙烯十年发展铸就形象[N];中国石化报;2004年
9 证券时报记者  徐晓兵;G双良苯乙烯投产在即 新增收入10亿[N];证券时报;2006年
10 顾耀武 周柯;双良股份新项目推进迅速[N];江阴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