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HZSM-5分子筛担载VIB族过渡金属催化剂上C_2H_2选择性还原NO研究

荆延妮  赵震  刘坚  段爱军  姜桂元  许洁  
【摘要】:正使用烃类在富氧条件下选择催化还原NOx是当今环境催化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课题[1-3]。主要问题在于还原剂的选择性低,催化剂的活性温度高于柴油车尾气的排放温度范围(300-400℃)。Wang等[2]发现C2H2由于其自身的易活化和不饱和度高的特点,在较低温度下具有很高的催化还原NOx活性和选择性。本文选择H-ZSM-5担载的VIB族Cr、Mo、W过渡金属催化剂体系,以C2H2、C3H6为还原剂,得到了活性较好的NOx催化还原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肖立伟;周秋香;陈乐培;;2-苯并咪唑-6-亚胺吡啶镍配合物催化苯乙烯聚合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顾艳艳;刘世旭;王诗玺;万升标;江涛;;常山酮的合成方法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3 李延超;马养民;徐小娜;刘斌;;α-苯甲胺基-β-(3吲-哚基)-丙酸甲酯的合成[J];光谱实验室;2011年04期
4 刘彤;于琴琴;王卉;蒋晓原;郑小明;;等离子体与催化剂协同催化CH_4选择性还原脱硝反应[J];催化学报;2011年09期
5 胡亮;张超灿;陈艳军;胡园园;;原子转移自由聚合的研究新进展[J];材料导报;2011年09期
6 窦瑶;尹国强;张步宁;;匹伐他汀钙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1年15期
7 姚志艺;徐颖珺;姚跃良;;(S)-β-羟基-γ-丁内酯的合成[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黎英;徐养良;沙梅;杨晓明;;液态SO_2还原硒的新工艺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翟新东;卜秀丽;;铁盐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2011年07期
10 姚淑娟;邵鑫;崔守鑫;赵建伟;周成冈;;Pt原子在γ-Al_2O_3(001)表面的吸附及迁移[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延妮;赵震;刘坚;段爱军;姜桂元;许洁;;HZSM-5分子筛担载VIB族过渡金属催化剂上C_2H_2选择性还原NO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红明;任兴业;杨龙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活化二氧化碳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朱刚;李江涛;晏志军;杨晓慧;;甲醇在MgO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上裂解制备氢气[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张文超;唐艳辉;雷鸣;;双核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N_2活化及氢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学全;;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双烯烃聚合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周广英;钟标城;黄碧纯;叶代启;;Mn/ZSM-5催化NH_3选择性还原NO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任益梅;田英;;富氧条件下C_3H_6选择性还原NO催化剂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8 陈浙宁;陈征;傅钢;徐昕;;肉桂醛选择性还原的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余运波;李毅;张秀丽;宋小萍;贺泓;;银/氧化铝催化HC和含氧HC选择性还原NO_x反应机理新进展[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龚狄荣;胡锦昌;毕吉福;董为民;姜连升;张学全;;以三苯基磷酸酯为配体的过渡金属催化剂聚合丁二烯的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歌;Fe-CO_2-H_2O体系中芳香硝基物选择性还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剑斌;H_2选择性还原NO的产物分布和反应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姚淑娟;气体分子在过度金属催化剂上吸附行为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4 任瑞鹏;乙烯和氯乙烯在金属类催化剂表面氧化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永霞;几类重要化学反应的微观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吕存琴;甲胺和甲烷在不同催化剂表面裂解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谭宇新;贫燃条件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8 辛俊娜;高分散负载型纳米Pd基加氢催化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振刚;辅酶NADH模型化合物—汉斯酯的若干新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王安邦;莨菪烷生物碱的合成路线改进及其不对称合成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小敏;稀土金属有机氢化物选择性还原反应性能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车春波;稀土金属有机氢化物选择性还原反应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3 胡佳斌;离子液体/水两相体系中酵母细胞催化的2’-氯苯乙酮选择性还原[D];浙江大学;2007年
4 李金亮;Na_2O,K_2O及其引入顺序对过渡金属催化剂HDS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玫君;2,4-/2,6-二硝基甲苯的分离[D];中北大学;2006年
6 左杨;Fe-Al_2O_3金属陶瓷选择性还原制备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罗贤才;联苯型P,N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1,4-其轭加成反应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8 张永霞;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碳碳双键选择性还原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林京都;过渡金属催化的卤代芳烃偶联反应和辅酶Q10的合成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7年
10 盛静娴;N-(2-甲氧基-5-硝基苯基)乙酰胺的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胡晓峰;丹麦船配进军中国主打“环保”牌[N];中国船舶报;2009年
2 ;苍龙行雨 老树著花[N];中国冶金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