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海燕;相宏伟;李永旺;;Ru助剂对Co/SiO_2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10年03期 |
2 |
银董红,李文怀,钟炳,彭少逸;中孔分子筛HMS负载钴催化剂在费-托合成中的应用——载体HMS的孔径对钴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2年02期 |
3 |
杨文书,房鼎业,相宏伟,李永旺;钍含量对Co/HMS催化剂结构和费托合成的影响[J];化学学报;2005年02期 |
4 |
王月伦;陈建刚;侯博;贾丽涛;孙予罕;;还原气氛对CoFe/SBA-15催化剂F-T反应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0年03期 |
5 |
石利红;李德宝;侯博;孙予罕;;有机改性二氧化硅及其负载钴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J];催化学报;2007年11期 |
6 |
门卓武;林泉;吕毅军;;煤基费托合成催化剂活性组分的选择[J];神华科技;2009年05期 |
7 |
赵红霞,朱柘权,陈建刚,孙予罕;浸渍溶液pH值对Co/SiO_2催化剂催化F-T合成反应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4年04期 |
8 |
高恋;徐耀;侯博;吴东;孙予罕;;介孔氧化硅球负载钴基催化剂在费托合成中的应用[J];化学学报;2008年16期 |
9 |
肖翠微;苗鹏;史士东;;F-T合成非均匀型Co/ZrO_2/SiO_2催化剂的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8年01期 |
10 |
刘瑞寰;;氨氧化钴催化剂的研制[J];应用化工;1979年04期 |
11 |
朱柘权,房克功,张俊岭,赵红霞,陈建刚,孙予罕;费托合成Co/ZrO_2Al_2O_3催化剂反应性能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5年03期 |
12 |
赵红霞,陈建刚,孙予罕;载体焙烧温度对Co/ZrO_2催化剂催化F-T合成反应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3年12期 |
13 |
周玮
,陈建刚
,孙予罕;费托合成中Co/ZrO_2/SiO_2催化剂的失活行为[J];催化学报;2004年06期 |
14 |
赵利军;蔺华林;;甲烷化历史与甲烷化机理研究[J];神华科技;2010年05期 |
15 |
杨德胜;吴素林;郭国霖;林秋竹;钱久信;;低温常压合成氨催化剂[J];化学通报;1991年01期 |
16 |
王秀芝,黄止而,张志新,刘雅峰,王定珠;TPSR法研究F-T合成铁基催化剂碳物种的形成和反应性[J];燃料化学学报;1990年02期 |
17 |
秦黎薇,丁长福;硬脂酸钴催化剂中钴的测定[J];化学工程师;1997年02期 |
18 |
银董红,李文怀,钟炳,彭少逸;中孔分子筛负载钴催化剂的制备及在费托合成中的催化性能[J];催化学报;2000年03期 |
19 |
龚斌彬;王榕;谢峰;魏可镁;;钴的负载量对制备碳纳米管-堇青石复合载体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20 |
陈建刚,相宏伟,王秀芝,孙予罕,刘涛,胡天斗,谢亚宁;锆助剂含量对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0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