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修饰前后麦壳的红外光谱分析比较
【摘要】:文章对化学修饰(甲醇酯化、NaOH处理)前后麦壳的红外光谱进行了比较分析。麦壳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如木质素、纤维素等吸收带组成。1 735和1 615 cm-1处的吸收峰是由C=O的伸缩振动引起的;1 515 cm-1处的吸收峰是苯环的骨架振动峰,1 243 cm-1处是苯羟基中C-O的伸缩振动峰。 1 447 cm-1处的吸收峰为CH3和CH2的不对称弯曲振动峰,1 371 cm-1处是甲基的弯曲振动峰。酯化后 1 734 cm-1处的酯羰基峰和有关甲基的吸收峰强度增加,经NaOH处理后1733 cm-1处的峰未出现,1 639 cm-1处的峰移至1 645 cm-1。
|
|
|
|
1 |
赵广凯;杨思举;赵永德;;D-氨基葡萄糖的化学修饰研究进展[J];河南科学;2008年08期 |
2 |
王斌;张军华;;新型胆固醇侧部衍生物的合成研究[J];化学学报;2010年12期 |
3 |
齐彦兴,高海翔,鲁润华,郑欣梅,索继栓;新型6-羟基改性β-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英文)[J];合成化学;2004年01期 |
4 |
严锐,黄金营;蛋白质化学修饰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5年01期 |
5 |
刘占峰,孙汉文;多糖的化学修饰研究进展[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6 |
许并社;孙瑞平;韩培德;李天保;王晓敏;刘旭光;;洋葱状富勒烯的表面化学修饰[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8期 |
7 |
王晓敏;郭俊杰;姚延立;许并社;;Fe/洋葱状富勒烯的化学修饰及润滑性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S1期 |
8 |
李福绵;;球壳烯类的化学修饰[J];高分子通报;1992年02期 |
9 |
任维衡,丁志刚,罗冬冬,蓝光华;淀粉的化学修饰及其性能研究[J];化学世界;1997年04期 |
10 |
郭金学,李宇国,吴胜伟,李文新;多壁碳纳米管γ辐照后的化学修饰[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5年03期 |
11 |
廉永福;袁福龙;郭丽华;刘美玲;;内嵌金属富勒烯的笼外化学修饰[J];化学进展;2008年06期 |
12 |
李和平;何利霞;;木聚糖的化学修饰及其衍生物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9年11期 |
13 |
陈祖炳;化学修饰FeTSPc石墨电极催化氧还原活性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14 |
韩广甸;温宏艳;;甾醇边链的化学修饰[J];有机化学;1992年03期 |
15 |
蔡晓华;Kurt Kalcher;;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6 |
宋小杰;徐静;魏先文;;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06年02期 |
17 |
张海容;白宝林;任光明;李满秀;李志英;;甲壳素、壳聚糖研究与应用进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8 |
陈慧娟;张敬华;韩润平;;不同化学方法修饰后酵母菌吸附铜离子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
19 |
刘美玲;廉永福;张相育;张建国;郭丽华;宫丽红;;氨基磺酸铵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J];材料工程;2008年10期 |
20 |
吴启敏;张幼维;张含嫣;赵炯心;;聚丙烯腈基两亲性聚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研究[J];纳米科技;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