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致发光材料喹吖啶酮衍生物荧光颜色的调控

赵云峰  王嘉  叶开其  王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11期
2 赵成志,李瑛,任仲皎,黄化民;5,6-二取代-3,4-二氢化-2-吡喃酮衍生物的~(13)CNMR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85年04期
3 ;“不对称合成与手性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挂牌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召开[J];合成化学;2004年01期
4 ;应用物理化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简介[J];火工品;2005年04期
5 巩雁军;鲍浩波;;巯基乙酸-巯基甘油共包覆的CdTe纳米微粒的合成[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6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两个重点实验室获批成立[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09年01期
7 王香善,曾兆森,李玉玲,史达清,屠树江,魏贤勇,宗志敏;在三乙基苄基氯化铵相转移催化下水相中(E)-3-亚苄基-2,3-二氢吲哚-2-酮衍生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5年12期
8 高洪泽;;喹吖啶酮光物理性质的理论表征[J];化学学报;2011年14期
9 ;发光与发光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9年06期
10 李廷希,乔聪震,焦贺贺,程延祥;四氮杂大环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英文)[J];化学研究;2003年04期
11 陈红征;施跃文;施敏敏;林家军;汪茫;;三(8-羟基喹啉)铝(Alq_3)发光性能的调控[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12 胡波;;磷光三核Cu(I)吡唑配合物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13 王春波;蒋宛莉;林剑;王筱梅;张唯舟;黄维;;以萘为π-中心的双芪类衍生物的电致发光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7年09期
14 陆震;丁宝福;付慧英;杨昊炜;肖斐;;苯并噻唑取代咔唑衍生物的电致发光性能[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15 薛云娜;柴生勇;别国军;刘波;甘宁;;蒽类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J];现代显示;2008年04期
16 吕青竹;;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有机发光材料研究进展[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7 梁波;吴忠联;朱卫国;;2,5-二芳基-1,3,4-噁二唑铕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18 王德坤;蒋晓红;赵春梅;王志华;王华;杜祖亮;;二噻吩并[3,2-b:2',3'-d]噻吩-2-羧酸的微区结构及光电子传输特性[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9 胡玉才;于学华;吕忆民;邢国秀;于军胜;;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2010年17期
20 韩光范,魏永慧,尹荣,王进军,姜贵吉;3-芳基-1(2H,4H)-吖啶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镇痛作用[J];应用化学;199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峰;王嘉;叶开其;王悦;;电致发光材料喹吖啶酮衍生物荧光颜色的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王嘉;赵云峰;高巍巍;叶开其;王悦;;取代基团对喹吖啶酮系列衍生物发光性能的优化[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杨巡宇;牟忠诚;王治强;张希;王嘉;王悦;;喹吖啶酮衍生物/长链脂肪酸的二维氢键超分子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于丁一;叶开其;王悦;;西佛碱-硼配合物取代喹吖啶酮发光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边航;霍城;王悦;;喹吖啶酮衍生物DtCBQA发光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王宝玲;邱松;刘琳琳;沈方中;马於光;;含芴新型梯形聚苯的合成及性质[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欢;张宁;温善鹏;田文晶;;含柔性间隔基和末端烷氧基的双噁二唑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8 孙海珠;宁杨;张俊虎;张皓;杨柏;;咔唑类两亲共聚物的合成及其与碲化镉纳米晶的复合[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9 史达清;李正义;窦国兰;荣良策;庄启亚;;低价钛试剂作用下喹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孙卉;李菲;王嘉;王悦;;喹吖啶酮衍生物在溶液中聚集的NMR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嘉;烷基/树枝状取代喹吖啶酮化合物的合成、光谱性质及低维组装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于丁一;系列环形喹吖啶酮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赵国利;一些经典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结构与发光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彭平;有机给受体小分子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唐诗;三聚芴分子玻璃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范艳;系列烷基取代喹吖啶酮衍生物:多晶相结构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胡伟;调控单一染料存在状态制备多色图案[D];吉林大学;2009年
8 杨巡宇;基于氢键的二维有机分子组装[D];吉林大学;2007年
9 叶开其;喹吖啶酮衍生物的合成、分子堆积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刘琳琳;聚芴类共轭聚合物的缺陷结构、光谱性质和稳定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凌健;四苯基卟啉化合物掺杂的红色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及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戚震辉;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超分子聚合物及其自组装体[D];吉林大学;2009年
3 夏艳;基于联吡啶和1,4—二苯乙烯基苯的π—共轭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4 孟彬;3,4-二氢-2H-吡啶并[3,2-b][1,4]噁嗪及其类似物的合成[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燕平;过渡金属铼(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致和电致发光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管琦章;8-羟基喹啉衍生物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哲辉;席夫碱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胡立;聚对苯撑乙炔类共聚物的设计合成及光谱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明哲;烃基芴类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发光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杨尚君;喹唑啉酮与噻酚并嘧啶酮衍生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兆军;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N];科技日报;2001年
2 王秀兰;有机纳米纤维制备及光学研究获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3年
3 记者 蔡忠仁;专家研讨离子色谱技术新课题[N];中国化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