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涛;张华承;李月明;辛飞飞;孔丽;郝爱友;;基于环糊精和富勒烯偶联体系的新型分子机器[J];化学进展;2010年11期 |
2 |
赵彦利,刘育;苯基修饰β-环糊精的自组装行为[J];中国科学B辑;2005年05期 |
3 |
刘育,张毅民,戚爱棣,王秋长,陈荣悌;超分子体系中的分子识别研究——Ⅷ.几种环糊精衍生物对金刚烷醇包结配位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J];科学通报;1998年02期 |
4 |
张奕;高翔;;环糊精/富勒烯[60]超分子包合物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07年01期 |
5 |
邹公伟,邵宇,郑琦;超分子化学方法研究环糊精的手性识别[J];化学通报;1995年12期 |
6 |
王南平,余晓冬,陈洪渊;环糊精超分子化学研究的新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年01期 |
7 |
夏可,侯廷军,徐筱杰,沈兴海;DPH-环糊精纳米管状聚集体的计算机模拟[J];物理化学学报;2004年01期 |
8 |
郭玉晶,潘景浩,郭春花,郑红莲;甲基绿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环糊精形成超分子体系研究[J];电化学;2003年03期 |
9 |
刘芸,潘景浩;环糊精-卟啉超分子体系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5年01期 |
10 |
刘育,韩宝航,李玉梅,张毅民,陈荣悌,戚爱棣;超分子体系中的分子识别研究——Ⅶ.竞争包结法研究α-环糊精对氨基酸生物分子的手性识别[J];科学通报;1997年14期 |
11 |
王子军;炭化学的新领域─富勒烯──Ⅰ.富勒烯分子的结构[J];炭素;1995年02期 |
12 |
齐衡;大于C_(60)/C_(70)富勒烯的分子构型[J];张家口师专学报;1995年05期 |
13 |
韩世清,杨振云,郑禄彬;富勒烯C_(60)/C_(70)的制备化学[J];化学通报;1996年05期 |
14 |
夏海平,朱从善,干福熹;富勒烯在凝胶介质中的植入及光学性质的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7年04期 |
15 |
戴闻;C_(36)——富勒烯固体中最小的成员[J];物理;1999年05期 |
16 |
王海英,王晓敏,赵兴国,章海霞,刘旭光,许并社;金属微粒催化制备洋葱状富勒烯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003年06期 |
17 |
郑锡荣;;可能存在CBN球和BN球吗?[J];化学通报;1992年07期 |
18 |
李凡庆,卢江,陈志文,张国赏,贾云波,邢景云,李碧琳,张庶元;富勒烯甲苯溶液结晶的形貌与分形研究[J];科学通报;1995年04期 |
19 |
任小元,刘子阳,孙学青,车宇梁,杨华;富勒烯及富勒烯衍生物的质谱研究进展[J];质谱学报;2004年04期 |
20 |
范红蕾;黄进;翟智;王大新;余家会;;环糊精准多轮烷改性聚氨酯材料的结构与性能[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