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维钛酸钡纳米线的固相法制备及其表征

刘兵  王洪哲  李蕴才  黄亚彬  杜祖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飞刚;;Nd(OH)_3-Co_3O_4-Nb_2O_5纳米复合掺杂和传统复合掺杂BaTiO_3基陶瓷性能的对比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蒲永平;吴海东;韦继锋;;Nb_2O_5掺杂方式对BaTiO_3基无铅PTCR陶瓷性能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1年06期
3 王杰;张保林;陈可可;程亮;史亚龙;;氢氧化镁晶须的研究和开发进展[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1年07期
4 郭会勇;李文芳;黄文波;;微弧氧化法生成四方相BaTiO_3薄膜工艺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S3期
5 丁士文;潘彬;啜艳明;贾光;;液相Y、Nb共掺杂BaTiO_3基PTC陶瓷的制备与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2011年04期
6 刘万强;马洪安;胡美华;贾晓鹏;;Fe基合金/石墨系柱状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与表征[J];硅酸盐学报;2011年08期
7 姚传好;李钒;李翔;;Magnéli相Ti_4O_7的制备及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11年1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兵;王洪哲;李蕴才;黄亚彬;杜祖亮;;一维钛酸钡纳米线的固相法制备及其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张跃飞;韩晓东;郑坤;刘显强;张泽;郝雅娟;郭向云;;弯曲生长SiC纳米线的TEM表征[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永芝;李耀先;苏红时;安冬敏;王永雷;杨清彪;;静电纺丝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线[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余宇翔;徐东升;;高活性、易分离的二氧化钛纳米线光催化剂[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5 赵彦春;陈淼;张亚男;刘相;刘维民;;稀土氧化物纳米线的模板法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6 任亮;付磊;周维;刘忠范;;基于单根碳纳米管电极的Ag(TCNQ)纳米线的电化学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刘海林;刘波;田景华;孔德生;陈招斌;毛秉伟;谢兆雄;田中群;;在芯片上微电极间定向生长单根Ag纳米线的初步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8 胡征;;碳基纳米管的生长机理、结构调控及功能化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胶体与界面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田亚峻;占双林;崔彦斌;陈运法;;热重-质谱联用技术对氢气氛下苯CVD体系碳纳米管生长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10 黄普选;刘勇;吴锋;高学平;;氢氧化镨纳米线的合成及表征[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稀土专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其军;氟金云母/氟磷灰石玻璃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2 马卫兵;铅酸钡对BaTiO_3基PTCR陶瓷低阻化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3年
3 刘新征;硫化物纳米和微晶材料的溶剂热合成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宫建红;含硼金刚石单晶的微观结构、性能与合成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黄庆华;Bi_2Te_3基温差电材料薄膜和一维纳米线的电化学制备、表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李丽;高温高压金刚石生长机理的价电子理论及热力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7 张兵;硫化物和硒微纳结构的溶液相合成及物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郑占申;BaTiO_3基粉体制备及Ni、Mn复合PTCR材料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张元广;水热体系中氧化物合成与取向生长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王露;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作为Co_3O_4纳米晶载体和模板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顺;Se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林红岩;模板组装纳米线的生长动力学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3 方庆玲;铁填充碳纳米管的制备研究及应用初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许旱峤;(Bi_(0.5)Na_(0.5))TiO_3-BaTiO_3无铅压电陶瓷体系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5 辛志峰;从钨硅杂多酸到氧化钨陶瓷[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永长;原位生长柱状晶复相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研究[D];佳木斯大学;2008年
7 谢娟;一维ZnO晶须的液相合成及其机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邵强;稀土焦硅酸盐的合成与表征以及金属铂的晶体生长机理与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陆玉涛;Na(Ta,Nb)O_3和[(K_(0.5)Na_(0.5)),Ba](Nb,Ti)O_3固溶体陶瓷新体系[D];浙江大学;2005年
10 张顺孝;纳米ZnO和CuO的形貌可控合成及其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