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沉积制备三维多孔铜电极
【摘要】:正三维多孔金属电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贯通的结构,有利于电极与气相或液相介质的充分接触和电子传递,在燃料电池、电化学电容器、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高度阴极极化的条件下, 以阴极析出的氢气泡为模板进行电沉积,能快速简单地制备三维多孔金属薄膜.Shin等利用此法成功制备了高孔隙率的三维多孔铜、锡和铜锡合金电极.由于在高度极化下电沉积的过程中存在着气/固/液三相的相互影响,多孔金属薄膜的孔径和结构很难控制.本文研究了镀液组成、电流密度、温度等沉积参效对三维多孔铜沉积层的孔洞形貌和孔壁结构的影响.
|
|
|
|
1 |
徐存英;严磊;刘亚伟;李艳;华一新;张鹏翔;;离子液体存在下铜的电沉积及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10期 |
2 |
周颖华;岑树琼;李则林;牛振江;;电沉积三维多孔Pt/SnO_2薄膜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J];化学学报;2007年23期 |
3 |
陈国良;郑子山;林进妹;陈碧桑;;硫代氨基脲对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影响的CV和EQCM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4 |
于维平,杨晓萍,王光明;电沉积-烧结制备掺杂C,Co的纳米NiO电极及其电容性能[J];科学通报;2004年11期 |
5 |
孙斌,邹宪武,金准智;薄层电沉积的共轭溶解-沉积行为[J];电化学;2005年03期 |
6 |
张桂恩;符德学;郝大情;向萍萍;田国钧;;三折钨丝电沉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尿中痕量镉的研究[J];分析化学;1991年06期 |
7 |
陈鸣波,邓薰南,尤金跨;电沉积Cu_(2x)In_(2-2x)Se_2薄膜的光电化学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94年02期 |
8 |
刘鹏童,叶翔,杨绮琴,杨燕生;p-甲苯磺酸稀土盐-有机溶剂体系中电沉积Eu-Co和Nd-Co[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9 |
李强;郑洪涛;王岳赟;朱华兴;汤志勇;;电沉积富集制样-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Ni、Cd和Pb[J];分析试验室;2011年02期 |
10 |
钱凌峰;张佳;薛敏钊;朱园园;张青;刘燕刚;;酞菁铜溶解性研究及其电沉积薄膜的制备[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1年02期 |
11 |
张晶;;钨丝电沉积——电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污水及尿液中的痕量铅[J];云南冶金;1990年01期 |
12 |
吴仲达;;LiCl-NaF-Na_2WO_4熔盐体系中电沉积钨的研究[J];化学学报;1990年09期 |
13 |
张桂恩,符德学,郝大情,向萍萍,田国钧;三折钨丝电沉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铜[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2年02期 |
14 |
杨新红,蒋雄,江琳才;弱酸性KCl溶液中Zn~(2+)在铜电极上沉积机理的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5 |
肖秀峰,刘榕芳,朱则善;超声波对钛镀铂黑电极性能的影响[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0年05期 |
16 |
刘国聪;董辉;杨政鹏;张晖;游玉萍;张春静;;聚邻氨基苯酚(POAP)修饰电极的制备和银电沉积的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5年06期 |
17 |
栾野梅;安茂忠;;CdS纳米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和表征及光电性能[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
18 |
王力;蔡薇;欧光男;;一种难溶多金属氧酸盐配位聚合物的重构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11期 |
19 |
卫国英;葛洪良;吴琼;余云丹;;镀液pH值对Co-Pt-W薄膜磁性能的影响(英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S2期 |
20 |
严忠;张河哲;李永孚;;有机添加剂对鋅在碱性溶液中电沉积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