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袁亚仙姚建林马君银顾仁敖  
【摘要】:正部分两价重金属离子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特别是这些重金属离子广泛存在于生命器官,日常饮用水,食品及废水中,印使其浓度十分低(如ppm级),由于其在生物体内不可降解,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十分明显,此外室金属离子对半导体以及电子工业的影响亦不可忽视。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技术是ICP(ion-coupled-plasma)以及原子吸收光谱,但该技术对某些重金属离子并不敏感,甚至无法检测, 并且此类技术耗费耗时。因此,需寻求一种简单快速的定性或半定量的技术来鉴定样品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离子。拉曼光谱因具有较高选择性以及尤为适合水溶液物质结构研究等特点,近年来巳在分析检测,表面科学,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中显示出独特的潜在应用前景。尤其是最近进一步发展成熟的表面增强拉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傅楚瑾;王则民;曹锦荣;;间——(β-羧基丁内酰胺)苯酚甲醛树脂对Hg(Ⅱ)等重金属离子螯合性能的测定[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3期
2 陈远荫;陶国良;;双环硫丙基醚与单环硫丙基醚的聚合反应[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90年01期
3 邹新禧;SGPAC型螯合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1年01期
4 夏海萍,柯家骏;膨润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年04期
5 颜承农,刘义,俞芸,望天志,宋昭华,屈松生;重金属生物效应热化学研究──I .4种重金属离子对丝状真菌生长抑制作用[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6 张华,逯阳,肖长发;载双硫腙螯合纤维制备及富集重金属离子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2005年05期
7 巩新兴;;巯基泡塑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洗脱性能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贾娜;王海滨;霍冀川;;改性海泡石对Zn~(2+)离子的吸附研究[J];中国矿业;2006年04期
9 聂超;徐文国;;一种新型环保的层状硫酸盐晶体的合成及软化学性质测定[J];黑龙江医药;2006年04期
10 谢燕;曾祥钦;;巯基木质素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J];水处理技术;2006年06期
11 安会琴;朱宝林;吴红艳;张明;王淑荣;张守民;吴世华;黄唯平;;钛酸盐纳米管与二硫化碳修饰钛酸盐纳米管的合成、表征及其去除重金属离子性能[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03期
12 唐国林;赵为武;张四奇;;基于QCM技术的重金属离子检测的实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03期
13 赵芳石;李盛华;罗小平;;茶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0年02期
14 王柏松;李华;丁富新;万俊生;王武尚;;毛细管电泳柱上络合分离、间接紫外检测重金属离子[J];分析测试学报;2006年05期
15 朱维平;徐玉芳;钱旭红;;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重金属及过渡金属离子荧光分子探针[J];化学进展;2007年09期
16 李健生;苗小郁;易睿;郝艳霞;孙秀云;刘晓东;王连军;;巯基功能化介孔氧化硅的合成及其对Pb(Ⅱ)的吸附[J];功能材料;2007年08期
17 周利民;黄群武;刘峙嵘;;硫脲改性磁性壳聚糖微球对Hg~(2+),Cu~(2+)和Ni~(2+)的吸附[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8年06期
18 孙虹;朱德春;陈志泉;张世中;洪莉莉;;壳聚糖模板交联絮凝剂微波法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安徽化工;2009年05期
19 宋宏涛;刘国平;杨玉青;魏洪源;;冠丙四肽与ⅠA和ⅡA重金属离子结合作用的初步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20 刘玉;于世林;;亚氨基二乙醛肟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J];化学试剂;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亚仙;姚建林;马君银;顾仁敖;;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2 沈敏;杜平;薛爱芳;李胜清;陈浩;;交联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柱预富集—GFAAS测定痕量铅、镉、铜的研究[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詹蕾;黄承志;;三磷酸胞苷包被银纳米颗粒探针比色法检测环境重金属离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陈晓刚;陈忻;;壳聚糖对痕量重金属Cu(Ⅱ)和Zn(Ⅱ)吸附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5 谢建军;刘赛;;PAMPS高吸水性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6 张连海;张鑫松;张文勤;;新型纤维基变色识别重金属离子探针[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李萌;李原婷;李大伟;龙亿涛;;电化学与比色的“杂交”方法选择性检测污染水中重金属离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樊江莉;杜健军;李宏林;胡明明;朱浩;彭孝军;;过渡金属/重金属离子荧光探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于洪梅;武巧丽;刘建振;艾天;;玉米须对二价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任斌;高敏侠;;均匀的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的基底的制备和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祥峰;亲水性萘酰亚胺阳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翟云会;新型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重金属的分离富集[D];兰州大学;2008年
3 金新亮;新型两亲性吸附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崔月梅;新型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水和生物样品中痕量元素吸附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邹小军;新型吸附材料的合成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富集分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朱祥兵;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溶液样品中痕量元素吸附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罗晓刚;再生纤维素微球的制备、结构和功能[D];武汉大学;2010年
8 唐星华;壳聚糖交联接枝改性及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梁丽娇;磷酸根阴离子家族与有机小分子的特异性识别及其光分析化学[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徐琰;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卓文;DSOD和DDOD酰腙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高艳平;磁伏安法及铋膜电极在溶出伏安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陈自锋;金纳米放大压电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颜雪;重金属离子的磁富集及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检测[D];苏州大学;2010年
5 霍萃萌;黄腐酸基β-环糊精醚的合成及对Cu~(2+)、Cd~(2+)的吸附性能[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李青燕;多孔多胺化交联壳聚糖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7 葛俊森;水中重金属离子处理新方法[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8 任安平;蒙脱石及改性蒙脱石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姜桂明;亚氨乙酸型复合螯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与稀土离子吸附性能和吸附热力学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10 朱波;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生物吸附剂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霞;电化学方式可改进聚合反应过程[N];科技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张佳星;表面化学:我们身边的科学[N];科技日报;2007年
3 尹杰;美两化学家共获沃尔夫化学奖[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今山;环保时代的绿色化学[N];北京科技报;2000年
5 记者 蔡忠仁;专家研讨离子色谱技术新课题[N];中国化工报;2008年
6 芮华;二氧化钛光催化拓展到可见光区[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汪海;多个反应同时进行 物质合成“一步到位”[N];上海科技报;2009年
8 姚耀;电中性有机分子检测技术问世[N];中国化工报;2010年
9 于洋 李伟;“化学修饰碳糊铋膜电极”获国家发明专利[N];吉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蔡忠仁;我科学家获原子光谱分析终身成就奖[N];中国化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