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Ru(bpy)_2(pip)]~(2+)系列取代衍生物电子结构与发光性质

李俊  陈锦灿  郑康成  计亮年  
【摘要】:正八面体钌多吡啶类配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独特的DNA键合能力及优良的光、电性质,在 DNA结构识别、DNA分子光开关、非线性光学材料以及生物传感器等方面有广泛应用。一些具有DNA分子光开关性质的钌多吡啶配合物已经发现并继续开发。其中,最著名的分子光开关配合物是[Ru(phen)2dppz]2+[2]和[Ru(bpy)2dppz]2+[3],但具有显著分子光开关功能的配合物目前为数还不多。近年来,我校生物无机化学组设计与合成了另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分子开关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俊;;分子光开关钌配合物[Ru(phen)_2(phehat)]~(2+)的光谱研究[J];广州化工;2009年05期
2 宋礼成,颜朝国,毛希安;蝶状铁硒簇合物双(μ-P-甲苯硒基)六羰基二铁双膦取代衍生物的~1H和~(13)CNMR谱的归属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07期
3 梅平;倪才华;;直链饱和烃取代衍生物性质的拓扑化学研究[J];化学通报;1989年09期
4 李俊;郑康成;;DNA分子光开关钌配合物[Ru(phen)_2(dppz)]~(2+)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0年06期
5 彭勃;陈桂辉;潘攀;孟祥豹;黄河清;李树春;李中军;;一类氨基糖苷胍取代衍生物的合成(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1年02期
6 计亮年,张黔玲,巢晖;多吡啶配合物在大分子DNA中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J];科学通报;2001年06期
7 张黔玲,刘剑洪,徐宏,任祥忠,魏波,黄毅,张培新,刘建忠,计亮年;[Ru(bpy)_2tpphz]~(2+)与Zn~(2+)形成的双核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6期
8 王一兵,王晓玲,冶杰慧,索全伶;(μ_3-S)(μ-H)Fe_2Co(CO)_8PPh_3簇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张黔玲;史菊英;刘剑洪;王明良;;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作为DNA分子光开关研究进展(英文)[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3期
10 王建祺;E.Heilbronner;;异吲唑硝基取代衍生物的HeI_α光电子能谱——“轨道换向”现象的又一例证[J];化学学报;1983年12期
11 彭贵存;;金刚烷及其衍生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12 封继康,高晓顺,肖长永,孙家锺;吩噻嗪侧环取代衍生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ZINDO-SOS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08期
13 梁晓琴;蒲雪梅;田安民;;均三嗪含氮取代基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4期
14 于佩凤;;α-氨基苯乙酮盐酸盐和其对位取代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试剂;1986年05期
15 陈衢生;卓仁禧;周念恩;;高分子药物研究——ⅩⅧ.5-氟脲嘧啶、脲嘧啶、胸腺嘧啶的N-羟烷基乙酰胺双取代衍生物的合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6年01期
16 冶杰慧,王一兵,索全伶,韩利民,王威;(μ_3-S)(μ-H)Fe_2Co(CO)_7(dppe)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7 王一兵,韩利民,索全伶,冶杰慧,竺宁;{μ_3-Fc-C≡CH}FeCo_2(CO)_7dppe簇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8 张陶香;周岭;曹小平;KUCK,Dietmar;;三苯三戊并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7年08期
19 罗明道;徐顺;焦庚辛;;2-取代吡啶衍生物的CNDO/2计算和分子光谱研究[J];化学学报;1986年10期
20 申建坤,高忆慈,史启祯,Fred Basolo;Os_3(CO)_(12)及其膦取代衍生物氧原子转移反应动力学与机理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陈锦灿;郑康成;计亮年;;分子光开关型[Ru(phen)_2(dppz)]~(2+)取代衍生物电子结构与相关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李俊;陈锦灿;郑康成;计亮年;;[Ru(bpy)_2(pip)]~(2+)系列取代衍生物电子结构与发光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孔祥贵;宋凯;赵军伟;;新型液体生物芯片基元——发光上转换纳米晶和量子点能量分子光开关设计[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孔祥贵;宋凯;赵军伟;刘晓敏;孙雅娟;于沂;;基于发光上转换纳米晶和量子点能量传递的新型液体生物芯片基元分子光开关设计[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张晓茹;苏浩然;李英;张书圣;;错配DNA和分子光开关检测Hg~(2+)[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梁建华;姚国伟;曹志凌;;2',4"-O-双(三甲基硅)红霉素9-肟衍生物的区域选择性[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辛忠;周军;;非对称糖醇缩醛类透明成核剂的制备过程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8 陈锦灿;谭黎峰;郑康成;计亮年;;RuL_2(mip)]~(2+)(L=phen,bpy)系列配合物电子结构与光裂解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丁有骏;齐大荃;王新登;朱新邨;潘景歧;;N-芳香基甲基丙烯酰胺的~1H HMR分析[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10 巢晖;计亮年;;用于DNA识别及其结构调控的钌配合物研究[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瑛;二苯并-21-冠-7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和在核废料液中的萃铯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杨春龙;2,4-二氯苯乙酮及其α-取代衍生物缩酮与肟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陆鸿飞;嘌呤2,6位取代衍生物的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4 黄道飞;薪黄皮酰胺、桥黄皮酰胺以及它们的光学异构体和衍生物的合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0年
5 周岭;中心多聚茚满化学及Hyacinthacine和Gibbilimbol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6 夏芸;新型多金属氧簇有机—无机分子基杂化化合物—六钼酸盐的有机亚胺衍生物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7 梁晓琴;氮杂环含能性质及Cyameluric Acid异构化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李迎红;小檗碱衍生物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的构效关系及高生物利用度的新一代小檗碱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毛春晖;新型二芳酰肼类和芳基吡咯类杀虫剂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10 聂长明;天然产物分子结构和原子结构参数表征及其QSPR/QSAR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会玉;哌嗪含磷双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彩霞;单羟基α-环糊精衍生物的高空间区域选择合成[D];浙江大学;2010年
3 崔明侠;联苯乙烯类蓝光材料的理论研究及结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志彬;PPP及其烷氧基衍生物的能带结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孔黎春;金刚烷二取代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开发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孙淼;蓝光新材料硅中心螺双芴衍生物的量化研究与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陶香;三苯三戊并烯化学及天然产物Hyacinthacine A_6的全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王凯华;Keggin结构磷钨酸单缺位阴离子稀土、碱土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周卿;一些大位阻、吸电子取代基取代的1,2,4,5-四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和电化学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董士红;发光材料8-羟基喹啉铝Alq_(3-n)R_n(n=0,1)及衍生物的理论研究与结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山;德科学家成功研发出分子光开关[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