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俊;;分子光开关钌配合物[Ru(phen)_2(phehat)]~(2+)的光谱研究[J];广州化工;2009年05期 |
2 |
宋礼成,颜朝国,毛希安;蝶状铁硒簇合物双(μ-P-甲苯硒基)六羰基二铁双膦取代衍生物的~1H和~(13)CNMR谱的归属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07期 |
3 |
梅平;倪才华;;直链饱和烃取代衍生物性质的拓扑化学研究[J];化学通报;1989年09期 |
4 |
李俊;郑康成;;DNA分子光开关钌配合物[Ru(phen)_2(dppz)]~(2+)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0年06期 |
5 |
彭勃;陈桂辉;潘攀;孟祥豹;黄河清;李树春;李中军;;一类氨基糖苷胍取代衍生物的合成(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1年02期 |
6 |
计亮年,张黔玲,巢晖;多吡啶配合物在大分子DNA中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J];科学通报;2001年06期 |
7 |
张黔玲,刘剑洪,徐宏,任祥忠,魏波,黄毅,张培新,刘建忠,计亮年;[Ru(bpy)_2tpphz]~(2+)与Zn~(2+)形成的双核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3年06期 |
8 |
王一兵,王晓玲,冶杰慧,索全伶;(μ_3-S)(μ-H)Fe_2Co(CO)_8PPh_3簇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9 |
张黔玲;史菊英;刘剑洪;王明良;;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作为DNA分子光开关研究进展(英文)[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3期 |
10 |
王建祺;E.Heilbronner;;异吲唑硝基取代衍生物的HeI_α光电子能谱——“轨道换向”现象的又一例证[J];化学学报;1983年12期 |
11 |
彭贵存;;金刚烷及其衍生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
12 |
封继康,高晓顺,肖长永,孙家锺;吩噻嗪侧环取代衍生物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ZINDO-SOS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08期 |
13 |
梁晓琴;蒲雪梅;田安民;;均三嗪含氮取代基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4期 |
14 |
于佩凤;;α-氨基苯乙酮盐酸盐和其对位取代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试剂;1986年05期 |
15 |
陈衢生;卓仁禧;周念恩;;高分子药物研究——ⅩⅧ.5-氟脲嘧啶、脲嘧啶、胸腺嘧啶的N-羟烷基乙酰胺双取代衍生物的合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86年01期 |
16 |
冶杰慧,王一兵,索全伶,韩利民,王威;(μ_3-S)(μ-H)Fe_2Co(CO)_7(dppe)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7 |
王一兵,韩利民,索全伶,冶杰慧,竺宁;{μ_3-Fc-C≡CH}FeCo_2(CO)_7dppe簇合物的合成和表征[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8 |
张陶香;周岭;曹小平;KUCK,Dietmar;;三苯三戊并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7年08期 |
19 |
罗明道;徐顺;焦庚辛;;2-取代吡啶衍生物的CNDO/2计算和分子光谱研究[J];化学学报;1986年10期 |
20 |
申建坤,高忆慈,史启祯,Fred Basolo;Os_3(CO)_(12)及其膦取代衍生物氧原子转移反应动力学与机理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