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臻唐中华胡霄雪夏春谷  
【摘要】:正本文介绍了一种新颖的消旋仲醇的氧化动力学拆分方法,该方法以手性Salen-Mn(Ⅲ)为催化剂,在溴化物存在下利用二乙酸基碘苯在水有机两相体系中实现了一系列消旋仲醇的氧化动力学拆分。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反应的历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小梅;朱利民;Chris Branford-White;夏春谷;;非手性PNNP型钌配合物催化仲醇的外消旋化研究[J];分子催化;2009年03期
2 张莹;仲崇民;;铜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的发展进程及机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3 K、F、Lion ,C、H、Cheng ,吴士杰;以铑络合物作催化剂用仲醇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1期
4 周绍箕,田琴芝,阎秀贞,陈力;选择性酯化分离伯、仲混合醇的方法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1987年01期
5 吴琼林,苏建中,李大塘;伯醇、仲醇也能进行银镜反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6 孙东成,钟建华,陈红,陈家威;聚合物支载的过渡金属和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溴酸钠氧化仲醇的催化作用[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7 吕士杰,姜茹,傅宏祥;有机金属试剂对羰基化合物不对称催化烷基化反应新进展[J];分子催化;1994年02期
8 张艳丽,孟丽军;以浓硫酸为催化剂乙酰化法测定伯、仲醇[J];分析试验室;2000年02期
9 蔡学文;高氯酸为催化剂乙酰化法测定伯醇或仲醇[J];河北化工;2002年06期
10 景色;李臻;夏春谷;;离子液体中Mn(Salen)催化仲醇的氧化反应研究(英文)[J];分子催化;2008年06期
11 琦;;伯醇与仲醇变为烃的新方法[J];大学化学;1992年04期
12 李经纬,孙伟,徐利文,王红旺,夏春谷;Mn(III)-saloph室温高效催化氧化仲醇的反应研究[J];化学学报;2004年06期
13 曹梦竺,王兴涌;应用生物法还原羰基化合物[J];生物技术;2004年02期
14 蒋明谦;卢鳳才;;δ,δ′-硫代二戊酸仲醇酯的制备[J];化学学报;1962年05期
15 马永明,张敏卿,余国琮;水中溶解有机物TiO_2-UV-O_2光催化氧化动力学研究[J];化工进展;2002年02期
16 吴小梅;朱利民;Christopher J.Branford-White;夏春谷;;有机碱在脂肪酶Candida antarctica B催化仲醇拆分中的促进作用[J];精细化工;2009年02期
17 张庆友;李静亚;Aires-de-Sousa Joo;许禄;冷吉燕;;基于电负性的构象依赖手性指数及其应用[J];分析化学;2011年02期
18 林斯勤;赖新春;吕学超;白彬;张厚亮;黄文莉;;采用椭偏光谱技术研究铀氧化动力学[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8年02期
19 金韵;俞启全;郝希成;;在Fe-Zn-Mg催化剂上丁二烯深度氧化动力学[J];石油化工;1984年07期
20 龙远德,康星武,黄天宝;2,6-二-O-丁基-3-O-乙酰基-β-环糊精手性毛细管气相色谱固定相分离对映体[J];分析化学;199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臻;唐中华;胡霄雪;夏春谷;;手性Salen-Mn(Ⅲ)配合物催化仲醇的氧化动力学拆分反应及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明华;朱成建;潘毅;;新型手性Salen配体及其与Ti,Ga配合物的合成[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周正洪;李康应;李照明;唐除痴;;手性Schiff碱催化的二硫代磷酸对内消旋环氧烷的对映选择开环反应[A];第六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冯翠兰;王艳华;金子林;;PEG两相体系中Rh/TMPGP配合物催化的对异丁基苯乙烯氢甲酰化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丹;路伟;张梦宇;江黎明;沈之荃;;酸碱调控的新型聚合物基手性开关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韩磊;许兰平;秦兰;;手性氨基酸衍生物配体的设计及其MOF材料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单自兴;刘德军;周炎;;新型手性催化剂螯合手性硼酸酯的制备、性质与表征[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朱元元;崔畅;贾俊华;王炳武;王哲明;高松;;四核钴为中心的手性单离子磁体[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蔡光容;宋宝安;杨松;;手性1,1'-联萘磷酸及其盐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分子手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陈万春;赵梅;陈小龙;;直流电场下NaClO_3自发成核晶体的手性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金配合物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宇;具有手性结构特征的金属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4年
3 郭彩红;几种重要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辉;一、氰醇和含氟仲醇的化学法动力学拆分研究;二、α,α-二氟-γ-丁内酯的合成新方法尝试[D];东华大学;2009年
5 张哲峰;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药物对映体及其机理探讨[D];河北大学;2004年
6 李哲;钯和镍催化的偶联反应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程司堃;潜手性烯烃催化不对称氨羟化反应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冯翠兰;PEG两相体系及其在高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张蕾;杂环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顾颖颖;高选择性苯羟基化反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艳梅;手性氨基酚的合成和拆分以及它们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华玉夏;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钱恒玉;手性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环钯化反应[D];郑州大学;2004年
4 林向成;氨基酸和多巴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新体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建花;(-)-sparteine-Pt配合物催化二级醇的氧化动力学拆分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文陆;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不对称诱导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施梅;两个药物中间体及一种新型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D];苏州大学;2001年
8 孔爱娣;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2年
9 郑鲁沂;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不对称诱导效应[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封顺;牛血清白蛋白与人血清白蛋白键合液相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梅晓琳;碳纳米管生长机理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应礼文;化学的生命在于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李大刚;解析化学物质“左右手”[N];中国化工报;2003年
4 姚耀;分子筛合成机理研究有新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