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龙力张庆轩杨普江杨国华阙国和  
【摘要】:利用质量浓度电导率法研究了中东常压渣油在超声作用前后胶体稳定性的变化,发现超声作用对中东常压渣油的胶体稳定性有改善作用。利用VPO法测定了超声作用前后渣油及其SARA组分的平均分子量,利用IR测定了SARA组分的平均结构参数, 发现超声对中东常压渣油的胶体稳定性改善作用主要是物理分散作用,几乎没有发生渣油化学结构的变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于双林;张龙力;山红红;杨朝合;;不同性质油品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年12期
2 张龙力;杨国华;阙国和;杨朝合;山红红;;超声波处理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改善作用初步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年S1期
3 朱英娣;赵德智;丁巍;祝云燕;酒巧娜;;渣油胶体稳定性与热反应生焦性能关系的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张龙力,杨国华,阙国和;中东常压渣油热反应样品Zeta电位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5年01期
5 张龙力,杨国华,孙在春,王宗贤,阙国和;质量分率电导率法研究几种不同渣油的胶体稳定性[J];燃料化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张龙力;杨国华;阙国和;杨朝合;山红红;;常压渣油组分的电导率[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9年04期
7 刘培军;热媒炉改烧渣油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分析[J];油气储运;2000年09期
8 赵国新,孙逊;注汽锅炉改烧渣油试验[J];油气田地面工程;1994年06期
9 郝锐,钱伯章;面向21世纪的重质油和渣油改质技术[J];石油化工;1997年04期
10 史瑞生;Engelhard公司开发出新的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年06期
11 李衍滨,韩崇仁,刘纪端,方维平,赵愉生;渣油加氢工业废催化剂的剖析[J];石油化工;2003年02期
12 ;改进的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J];工业催化;2003年10期
13 韩建宇,宣征南;渣油加氢分馏炉炉管爆裂原因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04年06期
14 陈光;渣油化学族组成方法的探讨[J];石油商技;2004年06期
15 尤廷秀;优化改造燃料油系统 实现装置的平稳运行[J];贵州化工;2005年01期
16 王文臣;渣油混合物(СГ)的组成与性能简介[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83年03期
17 邓先梁,沙颖逊,王龙延,王国良,孟繁东;渣油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4年09期
18 亓玉台;热分析法研究渣油和沥青的热性能[J];石油化工;1995年11期
19 李永存;OCR渣油加氢技术的实际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5年02期
20 燕林;渣油脱碳技术的新进展[J];炼油设计;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龙力;张庆轩;杨普江;杨国华;阙国和;;超声波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改善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应用化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龙力;杨国华;阙国和;杨朝合;山红红;;超声波处理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改善作用初步研究[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宗松;叶国祥;吕效平;韩萍芳;;重质原油超声波破乳脱水脱钙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4 吕效平;李建彤;韩萍芳;;静态超声微乳化柴油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200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杨涛;;塔河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付秋红;蒋绍洋;杨刚;王永林;赵愉生;;新一代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开发[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贾永忠;;悬浮床渣油加氢工艺研究[A];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张磊;阙国和;;电导率法研究渣油及其组分的电学性质[A];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9 蒋立敬;方维平;刘纪端;韩崇仁;;S-RHT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李丽;高金森;徐春明;孟祥海;;渣油催化裂解低碳烯烃产率关联模型[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牛传峰;不同芳香性重馏分油对渣油加氢过程影响的研究[D];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2001年
2 王治卿;渣油热反应体系胶体化学与氢转移行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王继乾;添加物对渣油热反应生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于双林;渣油加氢体系胶体性质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5 孙风景;多孔介质中凝析油气渗流实验与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6 刘章勇;渣油反应—吸附脱金属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7 李进;沥青再生剂扩散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8 田立达;结构导向集总新方法构建延迟焦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蕾蕾;重油掺混配伍相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佘锦锦;超声及表面活性剂对柴油微乳化的影响[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聂世均;超声波在泥浆中的传输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徐炜枫;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催化菜籽油醇解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孙俊;文冠果油的提取及其生物柴油制备工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克亚;生物柴油制备试验及数学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方岳亮;酯交换技术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8 于慧雪;表面活性剂和铁盐对原油粘度及胶体稳定性的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张丽娜;添加剂对渣油胶体行为及稳定性质影响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周迎梅;沥青质分散剂对渣油热反应生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国安通讯员 申增广;大港油田采油二厂应用超声波解堵增油1.13万吨[N];中国石油报;2008年
2 达建文 尹起浩;齐鲁石化研发成功超声波原油破乳技术[N];中国工业报;2006年
3 赵德智 梁颖杰;超声波强化破解原油乳化难题[N];中国石化报;2004年
4 刘文 编译;超声波检漏技术在钢厂的应用[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曹金龙 高根福;沧炼技改提高重油泵排量[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郑伟;用渣油生产优质路用沥青获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9年
7 实习记者丁萌;中外炼化专家在京交流行业前沿技术[N];中国石油报;2010年
8 贾炜;市场出现转强迹象[N];中国化工报;2006年
9 王志国;改变斗口朝向 油品点滴入库[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钟大海谭宏锋;消除焦化装置瓶颈 渣油处理量大增[N];中国石化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