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8-萘四酰二亚胺与核酸及其前体相互作用
【摘要】:正1,8-萘二酰亚胺作为生物分子探针具有独特的光谱特性和抗癌活性,在DNA的结构与活性关系、DNA的电子转移损害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近年来,1,4,5,8-萘四酰二亚胺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敏分子探针由于与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生物和医学方面的应用更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合成了
|
|
|
|
1 |
蒋廷方;;戊二醛与有机的鞣质化合物的相互作用[J];西部皮革;1985年03期 |
2 |
曾利容;吴秀章;毛宏志;徐桂英;;用电导法研究聚丙烯酰胺与十二烷基磺酸钠的相互作用[J];油田化学;1991年02期 |
3 |
胡秀贞;光环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J];大学化学;1993年01期 |
4 |
冯玉英,吴晓红,周家宏,顾晓天,陆天虹,王雪松,张宝文;竹红菌甲素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光谱[J];应用化学;2005年08期 |
5 |
耿同谋,吴文辉;表面活性剂对孪尾缔合聚合物水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J];日用化学工业;2005年05期 |
6 |
任百祥,滕洪辉,高晓晶;不同配电离子的Gd~Ⅲ-TTHA配合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7 |
向双春,陶朱,胡育,向章敏,薛赛凤,祝黔江,张建新;六~八元瓜环与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的相互作用[J];有机化学;2005年10期 |
8 |
包晓玉,党元林,陈欣,陈建国;维生素B_(12)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J];应用化学;2005年09期 |
9 |
于兵川;吴洪特;周培疆;南淑清;陆光汉;宋丰;;联苯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5年06期 |
10 |
曹静静;姜蓉;赵剑曦;高绍康;;两种Gemini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的混合单分子膜[J];精细化工;2005年S1期 |
11 |
娄清香;宫兆波;陈权生;;一种测定HPAM水解度的新方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2期 |
12 |
孙彦庆;张剑;张高勇;;荧光光谱与Zeta电位法研究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与DNA的相互作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6年05期 |
13 |
郭亚飞;廖梦霞;邓天龙;;硫化矿物浸矿专属菌的研究进展[J];四川有色金属;2007年03期 |
14 |
屈凌波;郁有祝;郭玉华;陈晓岚;;荧光光谱法研究磷酰化5,7-二羟基黄酮与ctDNA的相互作用[J];分析测试学报;2007年05期 |
15 |
马林;许莉;林瑞森;魏志强;刘东群;;三种氨基酸在尿素-水混合溶剂中的体积性质[J];化学学报;2008年01期 |
16 |
张天宇;代加林;陈东;;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相互作用[J];江苏化工;2008年01期 |
17 |
孙建刚;王振;王向楠;杨宇;;浮放储罐三维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6期 |
18 |
柴红保;万文;;露天矿边坡与地下采空区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J];矿业工程研究;2009年03期 |
19 |
林本海;方辉;;长短桩高强复合地基的承载模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S2期 |
20 |
杨春雁;杨卫亚;凌凤香;范峰;;一种体相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程序升温硫化表征[J];当代化工;201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