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交流频率对交流电桥法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武丽艳  尚贞锋  
【摘要】:正离子导电性是电解质溶液的重要性质,也是溶液电化学的重要基础,因此,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定是大学基础物理化学实验中选用较多的实验之一。但是,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测定的经典方法一交流电桥法的影响因素较多,学生在实验结果讨论中常有一定偏颇。为此, 我们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了交流电桥法的可能误差来源和主要影响因素。在交流频率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故本文简要报道了实验的主要结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平初,李武客;为什么要引入摩尔电导率[J];大学化学;2005年05期
2 田颖;李浙齐;徐洪峰;吴艳波;杨凤林;;不同电解质溶液对聚吡咯修饰膜性质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4期
3 黄瑞和,滕藤,唐晋;电解质溶液中单个离子活度系数的研究(I) 单一电解质水溶液中单个离子活度的线性规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4期
4 张锁江;杨发旺;周西顺;卢锦梭;;盐酸从水到DMSO—EtOH—H_2O混合溶剂的迁移热力学函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5 李春喜,李以圭,陆九芳;用非原始平均球近似模型研究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J];化学世界;1996年S1期
6 王业根,王荣堂;浅谈水溶液酸碱性的计算[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9期
7 许惠;丁越;曾小凉;;《电解质溶液》实验的准备[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09期
8 姜建文,刘洪来,胡英;缔合电解质溶液的积分方程理论[J];化工学报;1998年02期
9 陈晋阳,郑海飞,曾贻善;高温高压下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2年03期
10 周桓,李以圭;电解质溶液相平衡热力学模型研究进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3年03期
11 王卫东;;NaCl在混合溶剂(水-乙醇-丙酮)中热力学性质研究[J];盐湖研究;2008年04期
12 李桂芬;路嫔;蔡清海;;电解质溶液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讨论[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13 张炳腾;;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比较[J];广东教育(高中版);2011年Z1期
14 申屠雁明;李以圭;;HNO_3-UO_2(NO_3)_2-H_2O系统的活度系数的测定和计算[J];化学学报;1993年02期
15 卓克垒,王键吉,夏志清,卢雁,卢锦梭;电动势法在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1995年09期
16 胡新根,楼艳,林瑞森,宗汉兴;甘氨酸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稀释热力学[J];化学世界;1996年S1期
17 李春喜,宋红艳;一种预测电解质溶液密度的新方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年01期
18 陈晋阳,郑海飞,曾贻善;高温高压下电解质溶液谱学研究的进展[J];光谱实验室;2002年02期
19 买迪尼叶提·巴斯提,张建树,黄雪莉;电解质溶液局部组成模型的温度效应[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0 王卫东;;电导法测定LiCl在水溶液中的活度系数[J];盐湖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东;胡珍珠;陈芳;;电导法测定ErCl_3在H_2O中的活度系数[A];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4年
2 武丽艳;尚贞锋;;交流频率对交流电桥法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冯海军;周健;;电解质溶液界面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卫东;;293K时YCI_3在混合溶剂(DMF-H_2O)中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的测定[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扬;汤俊明;王键吉;;~(13)C-NMR研究Li~+在含PC混合溶剂中的优先溶剂化[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陆晴;赵孔双;;纳滤膜/电解质溶液体系的低频介电弛豫谱研究——极化机制和膜孔内电参数的计算[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何福城;;对Debye-Hückel理论的再认识[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慧勇;王键吉;张虎成;;[C_4mim][BF_4]和[C_4mim][PF_6]离子液体在某些分子溶剂中的离子缔合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曾冬梅;孙世刚;;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纳米Pt薄膜电极的特殊红外性能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10 刘燕;郭荣;;酪蛋白胶束与纳米金胶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权宝;用于强水化和缔合相互作用电解质溶液的化学反应热力学模型的开发及应用[D];湖南大学;2012年
2 林贵梅;二肽在电解质及尿素溶液中热力学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马兴科;水+乙醇+碳酸钾三元混合溶液的临界跨接行为[D];兰州大学;2006年
4 翁延博;五元体系Na~+,K~+,Mg~(2+)//Cl~-,Br~--H_2O 313K相平衡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巩运兰;规则纳米孔结构阳极氧化铝薄膜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冯海军;表面界面体系的计算机分子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文华;Cu(Ⅱ)水溶液的微观结构及其对铜离子跨膜行为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耿斌;铂电极上有机小分子吸附和电化学氧化反应动力学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刘文;金属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制备及降解废气和分解水上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东棉;一种新的电解质溶液理论模型[D];中南大学;2011年
2 徐显朕;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模型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张建;电解质溶液局部组成模型在盐—水体系中的应用[D];新疆大学;2008年
4 田茹;电解质模型流体的Monte Carlo分子模拟和集团展开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5 董梅;三水碳酸镁在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6 苑宏刚;脉冲电场对KCl溶液活度影响规律研究[D];辽宁工学院;2007年
7 刘岩;用统计力学理论研究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性质[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8 孙嘉;电解质溶液积分方程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9 栾波;电解质在混合溶剂中状态方程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10 杨美芳;混合溶剂中电解质活度系数的测定[D];河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河南省鄢陵县一高 孙会丽;电解原理及其应用[N];学知报;2011年
2 河南省鄢陵县一高 宣会超;浅谈电解原理及其应用[N];学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