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稀土配合物电子跃迁光谱

王永明  李彩云  范红俊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了稀土配合物电子跃迁光谱特征和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它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关莎莎;刘连利;孙彤;王莉丽;;波长转换膜的制备及表征[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2 刘鸿;金真;彭忠利;;水杨醛缩邻氨基苯甲酸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7期
3 李寒玉;杨天林;丁玲;王文华;;一类新型冠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11年04期
4 苗慧;陈楠楠;韦云;崔玉民;;含芴稀土配合物催化MMA聚合活性研究(英文)[J];材料导报;2011年12期
5 李小芳;冯小强;杨声;石媛媛;;烟酸-1,10-二氮杂菲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10年09期
6 郭俊芳;鄢国平;郑华明;;Sm(HTH)_3Phen在改性MCM-41中的组装及发光性质[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秦梅;费潇瑶;韩璐;刘志飞;;新型稀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化学工程师;2011年08期
8 贾惠芳;齐民华;;桥联茂基稀土氯化物(C_5H_4CH_2CH_2C_5H_4)LnCl·THF(Ln=Nd,Gd,Yb)的合成及表征[J];广东化工;2011年06期
9 李浩然;敖登高娃;刘俊轶;张素娇;周小娜;秦伟明;;茜素红-铕-帕珠沙星体系的二级散射和倍频散射光谱研究与应用[J];中国稀土学报;2011年04期
10 刘杰凤;韩寒冰;周天;;镝氨基酸(Tyr,Trp)咪唑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性能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11 王鹏;李莹;王庆昭;寇小燕;;转光薄膜用转光剂的研究进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2 徐宾;姚英明;;均配型三[2-(二甲胺基)苄基]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在催化L-丙交酯聚合中的应用[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9期
13 董冰冰;刘大军;何兴权;;稀土三元配合物抗菌剂的合成及抗菌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4 苟高章;赵升逵;沈燕琼;马永翠;张新焕;莽朝永;;方形(S,S,S,S)手性环芳烃的紫外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的量子化学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5 朱玉成;李红岩;徐秋蕾;陶云梅;王栋;郑佑轩;左景林;;含咔唑基团联吡啶衍生物为中性配体的铕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质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16 朱亚明;刘述梅;蒋文真;周延辉;赵建青;;β成核剂改性PPR/iP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结晶结构的关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7 洪汉烈;李晶;杜登文;钟增球;殷科;王朝文;;彩色电气石致色离子的化学状态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1年02期
18 苏越;白凤华;;8-羟基喹啉的高分子化及其Eu(Ⅲ)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J];中国稀土学报;2011年04期
19 黄佐财;冯晶;潘伟;;氮掺杂锐钛矿TiO_2的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20 李海燕;赵永亮;魏晓燕;周永生;杜燕;李欢欢;;掺杂卤代苯甲酸、含氮杂环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J];稀土;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明;李彩云;范红俊;;稀土配合物电子跃迁光谱[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海兵;;功能稀土配合物结构与性能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徐君;邓志敏;刘伟生;唐瑜;;β-二酮稀土配合物@凹凸棒石黏土杂化发光材料研究[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洪建权;张立新;周锡庚;;脒基双烷基稀土配合物对二氧化碳的活化[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5 贾志欣;杨超;罗远芳;谢婵;贾德民;;维生素C稀土配合物在天然橡胶/炭黑复合材料中的防老化作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袁景利;叶志强;王桂兰;陈永刚;张文珠;;细胞内生理活性组分测定用稀土配合物荧光探针研究[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宋玉民;卞常鑫;王璞玉;;阿魏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抗凝血性能研究[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胡志家;邱薇薇;张其锦;朱冰;;稀土配合物液芯光纤的放大自发辐射现象[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张衍;徐海兵;;聚集诱导荧光增强功能稀土配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焦鹏冲;徐海兵;;通过桥联配体调控稀土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放;稀土配合物的复合与组装[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海平;新型喹啉—酰胺型配体稀土配合物及其杂化发光材料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樊玲;三(2,4,6-三甲基苯氧基)稀土配合物单组分催化环酯聚合与可控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胶束的制备[D];浙江大学;2006年
4 梁春军;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模型[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5 唐宽镇;多足配体稀土超分子配合物及其蒙脱土复合发光材料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赵丽芳;芳香羧酸类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苗;新型稀土卟啉液晶化合物的合成与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晓玲;5-硝基间苯二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和热力学性质[D];西北大学;2010年
9 温世鹏;稀土有机配合及其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10 朱蔚璞;杯芳烃稀土配合物和钪化合物催化内酯、环碳酸酯开环聚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伟;键合型稀土铕配合物及其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刘艳红;含三联吡啶的稀土及钴簇共轭桥联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王兴锋;酰胺型开链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王宏胜;Ⅰ、苯基乙酰甲基亚砜与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 Ⅱ、苯基乙酰甲基亚砜与碱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D];内蒙古大学;2004年
5 伊春丽;酰胺型多足桥联配体稀土超分子配合物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6 马松涛;光致发光稀土/丙烯酸酯类聚氨酯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0年
7 赵全芹;不对称三明治型酞菁稀土配合物LB膜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何文杰;吨酮冠醚类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梁兆玲;三种有机化合物、某些稀土化合物和配合物的抗HIV活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国德;新型β-二酮类配体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D];中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兆军;“二氧化碳”解决“白色污染”[N];科技日报;2005年
2 郑德;β晶型成核剂:拓展聚丙烯新领域[N];中国化工报;2004年
3 李金华;“炉火纯青”——成语中的科学[N];中国化工报;2001年
4 刘莉 赵雪;用好手中这捧“土”[N];科技日报;2004年
5 李浪;稀土——新能源的宝库[N];科技日报;2000年
6 于柏林 记者 张兆军;世界首条二氧化碳聚合物生产线建成[N];科技日报;2004年
7 辛 力;驱动纳米马达用光线[N];大众科技报;2004年
8 ;纳米稀土荧光生物标记系列新材料问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卢庆儒 陈炳欣;各种萤光粉亮相白光LED市场 日亚YAG暂时领先[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10 郑千里;中科院确定基础研究中长期规划重点[N];科技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