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由吸附引起的浓度减小对极稀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粘度测量的影响

蔡佳利  程镕时  薄淑琴  
【摘要】:溶质吸附现象总会对极稀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的粘度测量产生影响。它不仅使粘度计毛细管半径变小,使得实验测量的相对粘度ηr,exp与真实相对粘度ηr,true之间有一定的差距,它们之间存在关系ηr,exp=ηr,true·(1+(K·C0)/Ca+C0) (1)式中(1+kC0/(Ca+C0))为界面效应校正因子,k为毛细管管壁吸附饱和后溶剂流过时间与干净粘度计中溶剂流过时间相比的增量分数,Ca为溶液所接触粘度计内壁的一半被溶质吸附时的溶液浓度。而且因为溶质吸附会使得标称浓度C0与真实测量浓度C不同。通过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推导,我们得到标称浓度C0与真实测量浓度C之间的换算关系C=C0·(1-A/Ca+C0) (2)A=S·G/V (3)S为溶液所接触粘度计的表面积,V为溶液的体积,G为玻璃表面单位面积最大溶质吸附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浩,刘洪来,胡英;基团贡献法预测高分子溶液汽液平衡[J];化学世界;1996年S1期
2 童真,宁平;对高分子物理中亚浓溶液教学的思考[J];大学化学;2005年05期
3 陈鹏飞;张丽华;;高分子溶液中分子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胶粘剂;2007年07期
4 安全福;钱锦文;王猛;程镕时;;高分子在溶液中的链叠加度[J];高分子学报;2009年08期
5 陈守中;一组新的高分子溶液粘度与浓度关系函数式[J];高分子学报;1980年06期
6 周浩,刘洪来,胡英;基团贡献法预测高分子溶液汽液平衡[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7年03期
7 浦天舒;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熵[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8 金日光;;关于群集统计理论在某些自然科学基础理论领域里的应用(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4期
9 徐种德,傅小英,胡企中,何曼君;聚甲醛的分子链柔性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10 张士诚,张劲,杨海洋,朱平平,何平笙;混合溶剂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稀溶液粘度行为研究(英文)[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1 梁燕;吕桂琴;张军;杨帆;吴雪梅;单永奎;;高分子溶液特性粘度测定的新方法[J];化学学报;2007年09期
12 柴志宽;高分子溶液及混合物的统计热力学[J];中国科学B辑;1987年08期
13 李占灵;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及Donnan平衡[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14 李明宇;王昭;过筱文;戎宗明;;高分子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关联与预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15 钱锦文,戚国荣,封麟先;高聚物溶液中大分子链尺寸的研究(Ⅲ)——一种测算高分子溶液第二维里系数的新方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11期
16 张士诚,徐小云,杨海洋,张劲,朱平平,何平笙;表面张力对PEO稀溶液粘度行为的影响[J];化学物理学报;2003年06期
17 钱保功;;高分子辐射化学的进展[J];科学通报;1958年01期
18 钱锦文,A. Rudin;高聚物溶液中大分子链尺寸的研究——旋转半径R_G与浓度C的关系[J];中国科学B辑;1991年08期
19 王源升,姚树人,朱金华;高分子溶液的水声衰减性能[J];胶体与聚合物;1999年02期
20 董朝霞,林梅钦,李明远,吴肇亮;光散射技术在研究高分子溶液和凝胶方面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翠柳;孙昭艳;安立佳;;高分子溶液性质及其凝胶化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蔡佳利;程镕时;薄淑琴;;由吸附引起的浓度减小对极稀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粘度测量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高聚物分子表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3 韩式方;;液晶高分子溶液非对称本构方程连续介质理论及其流体力学研究进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胡文兵;查利云;;溶液旋节线相分解引发高分子结晶成核的分子模拟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5 安全福;钱锦文;王猛;程镕时;;溶液中高分子链的叠加度[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毕树平;胡诵东;;交流示波极谱在高分子溶液中的应用——水包水乳液连续相与分散相的确定[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7 查利云;胡文兵;;高分子溶液中亚稳的液液相分离对结晶凝胶的影响[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吕辉鸿;安学勤;沈伟国;;离子液体微乳液的临界行为[A];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李敏;梁昭峰;;应用PSRK状态方程预测高分子溶液汽液平衡[A];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汪蓉;胡晶磊;周东山;薛奇;;溶剂尺寸对高分子溶液中“depletion”效应的影响[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昭艳;高分子混合体系相分离行为的统计热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1年
2 卢轶劼;功能性高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其潜在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王晓琳;表面吸附受限高分子体系结构及动力学性质的计算机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犁;基于COSMO-SAC模型和分子模拟预测复杂系统热力学性质[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程贺;高分子聚集和解聚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6 李军方;重新检验高分子溶液的某些性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胡育林;对Fe(Ⅲ)具有敏感性的荧光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韩向刚;物理缔合高分子溶液体系相行为的格子自洽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赵义平;光响应形变高分子凝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8年
10 龚波林;单分散树脂及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智谦;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无规共聚物的溶液性质[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良一;格子自洽场理论对物理缔合高分子溶液的胶束化和相分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文国;物理缔合聚合物相分离及凝胶化转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彪;自洽场理论对物理缔合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及凝胶化转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卢忆;St-AN(无规共聚物)/PMMA共混物在溶液中的相行为[D];浙江大学;2007年
6 梁燕;壳聚糖降解及高分子溶液特性粘度测定方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靳艳丽;Monte Carlo模拟研究刚性对三嵌段共聚物溶液物理凝胶化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杨萍;三嵌段共聚物溶液中物理凝胶化的Monte Carlo模拟[D];吉林大学;2008年
9 葛慧;高分子微凝胶的相变与性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赵宇;利用环糊精与聚合物侧链的包合调控聚(甲基丙烯酸2-(二甲胺基)乙酯)溶液的浊点[D];吉林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