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汉范,毛国平;朕接有硫醚基的二氧化硅固载的钯金属催化剂对环戊二烯的选择性氢化[J];分子催化;1989年02期 |
2 |
冯艳;刘举正;赵文运;张刚;梁映秋;;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振动光谱 Ⅰ.环戊二烯夹心化合物的力常数计算[J];化学学报;1988年02期 |
3 |
陈海鹰,严彬,杨俊超,李炳诗,邓景发;部分中毒Pd/C催化剂上环戊二烯的加氢反应[J];燃料化学学报;1993年02期 |
4 |
林明桂;房克功;李德宝;孙予罕;;Zn、Mn助剂对CuFe合成低碳醇催化剂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5期 |
5 |
赵长义
,吴绍祖
,周跃坤
,焦亚平;负载型钛茂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加氢性能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S1期 |
6 |
尹荣鋆,康发仁
,裘凤兴
,孟宗昭;甲基环戊二烯与环戊二烯的提取[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5年01期 |
7 |
丘昌隆,伍敏扬,周志红;烃基五甲氧羰基环戊二烯的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年08期 |
8 |
吴绍祖
,周耀坤;含环戊二烯基的钛氧聚合物[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S1期 |
9 |
王端,吴士杰;环戊二烯直接进入反应器及其自动计量技术[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10 |
张文雄,郑卫新,孔凡志,席振峰;金属促进的1H-磷杂环戊二烯的合成方法学研究[J];有机化学;2004年11期 |
11 |
张伦,黄裕源,陈新兰,何建社;硼化合物研究(ⅩⅥ)——氢硼酸π-环戊二烯基双(三苯基膦)镍(Ⅱ)的合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5年10期 |
12 |
林观阳,金钟声,卫革成,陈文启;{[(μ_2—Cl)(C_5H_5)Sm(μ_2—Cl)]_2(μ_3—Cl](μ_4—O)Sm(μ_2—Cl)THF}_2~(2-)·[Li(DME)_2·Li(THF)_2DME]~(2+)·DME的晶体结构[J];中国稀土学报;1991年03期 |
13 |
赵飞明;吴忠志;周振南;;茂钠制备方法的改进[J];大学化学;1991年06期 |
14 |
肖林久,张凤兰,邹瑾,张大洋,赵鸣玉;环戊二烯与甲醇催化反应系统的填充柱气相色谱分析研究[J];辽宁化工;1997年05期 |
15 |
杨修造;确定AB_n型分子化学键和几何结构的一种简便方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16 |
段秉义;史建公;史建纯;;计算化学键离子性的新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7 |
陈耀全;;多核苷酸合成化学新进展[J];有机化学;1991年05期 |
18 |
蔡新华;孟令鹏;郑世钧;陈彬;赵成大;;甲亚胺1,1-脱氢反应途径的量子拓扑研究[J];化学学报;1993年01期 |
19 |
丘昌隆;环戊二烯金属配合物[J];甘肃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
20 |
刘长欣,刘思全,杨小凤;环戊二烯基钠的碱法合成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