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厌氧条件下Fe~0-菌体-H_2O体系对硝基苯的降解

董玲玲  吴锦华  韦朝海  李平  吴超飞  
【摘要】:正 0 前言还原铁粉被广泛应用于TNT、氯芳香烃、氯甲烷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生物修复。但一般用于Fe0-H2O体系,在此系统中Fe0的腐蚀过程可能产生三种主要的还原物质Fe0、Fe2+及H2,这些还原物质能将硝基化合物、卤化物等相应还原。虽然Fe0的这些应用取得可喜的效果,但修复过程常需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因此,上述反应过程难于工业化应用。虽然可以通过调低废水的pH值以增加H+浓度和加快Fe0表面更新的速度以提高还原速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贾艳萍;郗丽娟;;湿式氧化法处理污水的条件优化[J];西南给排水;2007年02期
2 付冬梅,陈吉平,梁鑫淼;湿式氧化法处理苯酚、苯胺和硝基苯废水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4年10期
3 曾江,陈学兵,胡珊玲,张文保;流化床电解槽电解合成苯胺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4 刘鹏;张兰英;焦雁林;刘娜;刘莹莹;高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和苯胺含量[J];分析化学;2009年05期
5 陈明;阴永光;邰超;张庆华;刘稷燕;胡敬田;江桂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的硝基苯、苯和苯胺[J];科学通报;2006年11期
6 邓延慧;何忠;齐静娴;王志良;王小平;邱阳;;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土壤中苯、苯胺和硝基苯[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年01期
7 黄晓容;钟成华;邓春光;;苯胺·二甲苯和硝基苯对白鲢的急性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8 宋艳宇;宋长春;柴俊海;郭军;赵全东;李刚;;硝基苯、苯胺在湿地土壤不同有机组分中的吸附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9 高月翠;李复志;;工业废水中苯胺、硝基苯的检测方法探讨[J];广州化工;2009年05期
10 陆嘉昂,管国锋,姚虎卿;络合萃取技术在苯胺-硝基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化工;2004年04期
11 陆嘉昂,管国锋,姚虎卿;络合萃取技术在苯胺-硝基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4年02期
12 韦朝海,任源,谢波,吴超飞,陈惠中,陈焕钦;硝基苯与苯胺类废水生物降解协同作用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1999年03期
13 黄绍清;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定大气中硝基苯、苯胺浓度的改进[J];干旱环境监测;1990年03期
14 李海波;李晓东;孙铁珩;;厌氧菌对硝基苯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4期
15 童智尤,周集体,陈毓琛;有机污染物在大连近海海水中生物降解速度的研究[J];环境科学;1997年04期
16 唐剑飞,侯定远;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及空气中苯胺和硝基苯[J];中国环境监测;1995年01期
17 陆妙琴,王泾阳;干扰曲线扣除法测定废水中苯胺类和硝基苯类[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年06期
18 郑金来,李君文,晁福寰;苯胺、硝基苯和三硝基甲苯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1年05期
19 张耀煌,郦长瑞;乳状液膜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年02期
20 仲建强;张兰英;孙立波;高松;刘娜;;模拟地下水原位修复高浓度硝基苯污染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玲玲;吴锦华;韦朝海;李平;吴超飞;;厌氧条件下Fe~0-菌体-H_2O体系对硝基苯的降解[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2 董玉明;何坤;殷英;张红日;尹琳;张爱民;;天然氧化镁矿催化臭氧化降解废水中硝基苯和苯胺[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3 刘小波;林海波;张恒彬;;硝基苯的电化学降解机理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4 薛向欣;康艳红;李述贤;康泽双;李维;杨合;;硝基苯的电化学电极反应机制研究[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08年
5 谢明;;用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气体中硝基苯方法的改进[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董延茂;鲍治宇;王楠;;纳米TiO_2/沸石/UV催化臭氧化水中硝基苯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凌云;;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硝基苯含量[A];四川省第十一次环境监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宜菲;张二华;陈少瑾;谢凝子;吴双桃;;零价铁对土壤中硝基苯还原作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龙誉;叶招莲;曹长青;侯惠奇;;隔膜电解槽阴极区降解硝基苯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段小丽;王宗爽;王菲菲;聂静;于云江;赵秀阁;全占军;;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中的健康风险评价——以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为例[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厌氧强化工艺处理煤制气废水中酚类化合物效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张文静;佳木斯地区地下水、土中硝基苯迁移转化机理及其模拟预测[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隋;表面活性剂强化抽取处理修复DNAPL污染含水层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秦庆东;功能化介孔材料MCM-41选择性吸附水中污染物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刘怡;不同方式改性的膨润土吸附苯胺的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6 黄爱群;氯酚/硝基苯厌氧降解体系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李金荣;河流渗滤系统对已污染河水净化作用的模拟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8 严森;厌氧条件下纳米铁还原水中六价铀的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9 张文兵;均相和非均相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10 邱春生;非粮燃料乙醇废水生物处理资源化利用及功能菌群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庆余;电解法制备高铁酸盐及其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路宣华;氨氮及苯胺在河岸渗滤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王才川;硝基苯在砂性介质中的穿透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4 廉静;树脂吸附法处理含苯胺废水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葛利云;藻类引发水中有机污染物光降解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赵慧;有机物焚毁去除率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朱伟伟;铋膜与锡膜电极的研制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7年
8 葛君;典型有机污染物电化学降解调控因子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朱建华;分子印迹技术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10 鲁弘懿;四种环境污染物电化学降解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宏伟;兰化苯胺装置爆炸四死九伤[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陈晓军;积极兑现承诺 确保环境友好[N];甘肃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陈宏伟;绿色和平质疑巴斯夫重庆MDI项目[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记者 张文学;吉林声称第二松花江苯胺未超标[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5 记者 肖芸香;确保三峡工程蓄水期间水环境安全[N];中国环境报;2003年
6 赵陕雄;垃圾对环境的影响[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7 记者  陈彩虹;“5·29”火灾事故未造成黄河水质污染[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8 谢丁;新石化城背后的隐患[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9 王爱军;天脊节能减排半年增效 3000余万[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10 通讯员 吉新;省环保局通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后环保防控工作情况[N];长春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