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吩噻嗪与微乳液的相互作用

刘燕  郭霞  郭荣  
【摘要】:正 以胶束、微乳液和层状液晶等分子有序组合体作为模拟生物体内反应的理想体系,研究外来物种在分子有序组合体中的定位,以及其与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相互作用,对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吩噻嗪(PTZ)是一种典型的有利用价值的有机化合物,其在医学,生物学和化学领域均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本论文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吩噻嗪与微乳液的相互作用,着重探讨了二者在不同微乳液中的定位以及微乳液的结构和组成对其定位和光电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由SDS/n—C5H11OH/H2O W/O和O/W微乳液、CTAB/n—C5H11OH/H2O W/O和双连续微乳液及Triton X-100/n-C5H11OH/H2O W/O、双连续和O/W微乳液中,PTZ可分别以其N原子和S原子朝向表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守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相行为和增溶性能研究进展[J];天津化工;2011年04期
2 姚坡;刘娟;鲁琛琛;李绍卿;;微乳液-鲁米诺-H_2O_2-钴(化学发光法测定废水中痕量钴(Ⅱ)[J];冶金分析;2011年06期
3 朱永闯;李莉;;阳离子乳液聚合制备聚硅氧烷微乳液研究[J];广东化工;2011年06期
4 刘继红;李丽清;;高硅含量有机硅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5 唐睿智;张鹏;李海霞;刘艳成;王文锋;;脉冲辐解研究吩噻嗪与CCl_3OO~·、~·OH的反应[J];物理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6 陈中元;鲁长波;谷晓昱;;醇对柴油微乳液组成及热力学参数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1年03期
7 王鹏飞;董俊;;微乳液的相行为及纳米锰镍复合氧化物的合成与研究[J];贵州化工;2011年03期
8 李娜;马振魁;;利用纳米粒子强化微乳液体系HCFC141b水合物的生成[J];科学通报;2011年22期
9 龚彦文;程雪妮;张宏勋;;膜接触器中乳化液膜脱除Ni~(2+)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1年S1期
10 马学建;田久英;业海平;潘亦春;卢菊生;;微乳相萃取分离-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可溶性铝[J];广州化工;2011年13期
11 张家相;张东升;徐刚;贾云;邱会东;;乙基紫-磷钼钒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铁钙包芯线中的磷[J];光谱实验室;2011年04期
12 宫贵贞;魏贤勇;王双丽;谢艳霞;宗志敏;;东滩烟煤在NaOCl水溶液中的氧化解聚[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3 ;国外资讯[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1年04期
14 王浩庆;陈波水;方建华;;镁合金微乳化切削液的研制[J];合成润滑材料;2011年01期
15 郭雪花;;织物柔软剂氨基硅油的乳化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6 张丽杰;谷景华;姚红英;张跃;;二氧化硅基多孔块材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J];无机材料学报;2011年09期
17 李莉;李天佑;;ZnSe微米晶的液相合成及表征[J];辽宁化工;2011年06期
18 陈向前;郑元华;尤小姿;彭华龙;朱晓英;;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合成研究[J];有机硅材料;2011年04期
19 吕雷;李克华;张权;;清防蜡剂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11年02期
20 朱力;;甲基丙烯酸甲酯包覆Y(OH)_3:Eu~(3+)发光材料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郭霞;郭荣;;吩噻嗪与微乳液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陈圆;刘天晴;郭荣;;L-苯丙氨酸和牛血清白蛋白在SDS/n-C_5H_(11)OH/H_2O体系微乳液界面上的转移特性[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赵丰;夏红英;唐录;;功夫菊酯农药微乳液的配方设计[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英华;安学勤;;超临界二氧化碳微乳液的P-V-T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陈景飞;柴金岭;郝京诚;;最佳微乳液稀释法研究离子液体/短链醇/油/盐水中相微乳液[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龚福忠;刘力恒;马培华;郑海富;;作为分离介质的微乳液的相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李桂村;李萌;张志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及其表征[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朱霞石;姜蓉蓉;;室温离子液体-微乳液协同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酚[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赵永男;王天生;王超英;麦振洪;;微乳液体系溶剂热合成Co纳米纤维[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安学勤;李严;;在微乳液中磷脂酶A_2水解卵磷脂研究的新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峰;食品功能因子/表面活性剂自聚集体系的制备及表征[D];江南大学;2010年
2 史蕾;Corrole单体及其吩噻嗪二元体的合成、光谱性质和光断裂DNA性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任卫;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赵保卫;增效试剂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增溶作用、机理及生物可利用性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5 滕飞;纳米催化剂的微乳法制备及其表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6 邱贤平;基于吩噻嗪的齐聚物和树枝状分子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周舟;室温离子液体中纳米导电聚合物材料的制备[D];湖南大学;2009年
8 李娜;离子液体中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徐强;褪黑素缓释纳米粒拮抗耳氧化损伤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陈维苗;CO加氢合成C_2含氧化物Rh基催化剂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明娟;在O/W、W/O型微乳液体系中导电聚吡咯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表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逊;SDS/n-C_5H_(11)OH/n-C_7H_(16)/H_2O体系微乳液界面电性质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2年
3 霍磊;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无机盐纳米材料的合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武晓燕;二甲基亚砜微乳液循环脱硫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5 薛妍;聚丙烯酸甲酯系微乳液的合成及其应用[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6 唐艳霞;微乳液膜提取钕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7 俞鹏勇;氨基硅油微乳液的形成与制备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席欢;层板剥离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在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9 徐晟;胶体粒子的液相合成与修饰[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宋文会;微乳液法制备纳米In_2O_3及体系的相行为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波;纳米级燃油问世[N];中国矿业报;2005年
2 王道坤;鸡盲肠肝炎的综合防治措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3 宇诗;水性工业涂料将唱主角[N];中国化工报;2000年
4 邢华;纳米技术在消毒药中的应用[N];中国渔业报;2004年
5 林汝恺;零污染纳米涂料进入试生产[N];建筑时报;2006年
6 ;国内外最新纳米技术包装应用成果(上)[N];中国包装报;2007年
7 杨易;微乳技术研究方兴未艾[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孟朝红;表面活性剂发展呈现新趋势[N];中国化工报;2002年
9 钱冰;莫用塑料袋装药[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10 陆慕寒;德国推出纳米面料柔软剂[N];中国纺织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