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型微流控芯片实验室的高通量和规模集成
【摘要】:正 以单一十字通道为基本构成,毛细管电泳为主体性能的第一代微流控芯片,曾经活跃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今仍是很大一部分同类芯片中的主流技术.我们曾在自行设计研制的波长为532 nm的激光诱导荧光电泳芯片仪上,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玻璃芯片、PMMA和PDMS塑料芯片,开展了DNA、蛋白质、糖蛋白的分离和手性药物的拆分研究,并完成了SARS病毒基因反转录多重PCR检测,癌症病人P16基因甲基化DNA诊断和高血压基因筛查等的研究和相应的一定规模(分别为18例、159例和226例)的实际样品的测试,实现了微流控芯片系统的初级功能化.
|
|
|
|
1 |
黄成军;杨承;李建军;于军;;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PDMS微型分流器的研制[J];分析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
2 |
;第二届沈阳国际微流控学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分析化学;2008年05期 |
3 |
;第二届沈阳国际微流控学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分析化学;2008年04期 |
4 |
;第二届沈阳国际微流控学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分析化学;2008年07期 |
5 |
秦建华,冯应升,林炳承;微流控芯片实验室在基因分析研究中的应用[J];色谱;2003年05期 |
6 |
;“第二届沈阳国际微流控学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分析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
7 |
;第二届沈阳国际微流控学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微全分析学术会议(第一轮通知)[J];色谱;2008年02期 |
8 |
;会议消息[J];分析化学;2007年08期 |
9 |
谭峰,关亚风;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方法[J];色谱;2005年02期 |
10 |
刘金华,殷学锋,徐光明,方肇伦,陈怀增;流动型微流控PCR扩增芯片的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02期 |
11 |
李舟,徐光明,方群;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泳中电动进样和分离对分离效率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6期 |
12 |
刘军;方群;杜文斌;;缺口型试样管阵列进样系统与紫外检测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J];分析化学;2005年12期 |
13 |
卢时湧;吴章桂;叶伟东;吴国锋;潘一斌;钱俊青;;应用前沿亲和色谱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应用[J];化学进展;2010年01期 |
14 |
;《化学进展》近期目次预告[J];化学进展;2009年Z2期 |
15 |
李莉,周永新,胡绪英,刘荫棠;固相萃取法在血浆药物筛选分析中的应用[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98年02期 |
16 |
陈宏,方群,殷学锋,方肇伦;重力驱动多相层流分离离子选择性电极检测集成化微流控芯片系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8期 |
17 |
李延,漆红兰,张成孝;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核酸杂交检测和药物筛选中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5年04期 |
18 |
林炳承,秦建华;微流控芯片实验室[J];色谱;2005年05期 |
19 |
黄琦;康宏;张端峰;盛振;刘琦;朱瑞新;曹志伟;;基于配体、受体和复合物指纹的虚拟筛选方法比较[J];化学学报;2011年05期 |
20 |
郭明,由业诚,孔亮,郑学仿;分子生物色谱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