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成了部分取代的硫杂杯芳烃氧化膦衍生物,二(亚甲基二苯基氧化膦)对叔丁基硫杂杯芳烃(1),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表征,并培养了单晶,用Smart 1000 CCD衍射仪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1的组成为C66H68O6P2S4·2CH3OH,属三斜晶系,杯芳烃采取锥式构象。
|
|
|
|
1 |
褚惠虹,王谨,潘志刚,胡晓钧,顾金英,施宪法;硫杂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有机化学;2003年11期 |
2 |
郑浩;董慧民;张书胜;冶保献;;铜离子参与的硫杂杯芳烃朗格缪膜的电化学性质研究[J];化学通报;2006年08期 |
3 |
胡晓钧,王丽,任杰,施宪法;硫杂杯芳烃——一类新型的分子受体化合物[J];化学通报;2004年02期 |
4 |
黄荣辉;周方钦;刘正华;罗友云;杨柳;;固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银[J];分析化学;2007年01期 |
5 |
赵夏;尚冀宁;杨发福;;具有对称结构的硫杂杯芳烃氮杂衍生物的合成与配合性能[J];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01期 |
6 |
赵夏;尚冀宁;朱对虎;;硫杂杯芳烃涂层毛细管柱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山东化工;2015年03期 |
7 |
周永香;张盼盼;马建中;高党鸽;吕斌;;水溶性杯芳烃的合成及其与金属离子配合的研究进展[J];中国皮革;2016年10期 |
8 |
张来新;朱海云;;蓬勃发展的杯芳烃化学[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4年03期 |
9 |
韩豪;曹端林;胡志勇;周俊峰;;水溶性杯芳烃合成的研究进展[J];天津化工;2010年03期 |
10 |
王璐;夏震;;硫桥杯芳烃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0年08期 |
11 |
李彦岗;高飞;;硫代杯芳烃研究进展[J];太原科技;2007年05期 |
12 |
安琳;新型醚酯类杯芳烃对金属离子萃取作用的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3 |
黄志兵,李来生,王宇晓,吴宇梅;水溶性杯芳烃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4 |
张书胜,许雪姣,刘红霞,何新亚,叶英植,吴养洁;杯芳烃及其衍生物在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J];化学通报;2001年04期 |
15 |
唐星华,卢雪然,陈远荫;杯芳烃及其合成方法[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16 |
黄志镗,杨联明;杯芳烃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1994年03期 |
17 |
吴鸣虎;杯芳烃的合成及工业应用前景[J];化学世界;1995年10期 |
18 |
余孝其;杯芳烃的合成及其在海水提铀研究中的应用[J];自然杂志;199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