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直升机旋翼/发动机一体化建模研究

张海涛  
【摘要】:为了分析直升机旋翼对驾驶员操纵输入的动态响应,需要对旋翼、发动机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进行建模,开展旋翼、发动机的一体化建模方法研究是有必要的。根据叶素理论建立了直升机旋翼的准定常、非线性气动力数学模型;采用部件法建立了涡轴发动机数学模型,并利用小扰动原理,建立该型发动机线性的状态空间模型。最后,建立了直升机旋翼/发动机一体化仿真模型。为了检验直升机旋翼/发动机一体化仿真模型的可信度,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国外试飞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的直升机旋翼/发动机一体化仿真模型合理可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素玲;;直升机用的DAV搜索预警雷达[J];航空电子技术;1988年04期
2 孙如林;;美国直升机先进旋翼技术发展和现状[J];直升机技术;1995年02期
3 陈铭;徐冠峰;张磊;;直升机传动系统和旋翼系统关键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10年16期
4 马兵林;;直升机旋翼可靠性设计与发展[J];直升机技术;1998年04期
5 周海伦;我院“直升机旋翼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技术”通过省级鉴定[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6 王克义,丁燕芳,李守仁;直升机旋翼动平衡试验台结构热力分析[J];应用科技;2005年04期
7 陈平剑;李春华;;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现状和发展趋势[J];直升机技术;2009年03期
8 林一平;;寻求速度新突破的舰载直升机[J];现代舰船;2010年04期
9 利;;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进行S-92直升机旋翼桨毂主动振动控制试验[J];直升机技术;2009年01期
10 张进;;美国推动直升机旋翼智能化研究[J];国际航空;2009年04期
11 林为才;乔彦峰;孙宁;;利用激光技术测量直升机旋翼共锥度的系统[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S1期
12 曾菊敏;;引领一流旋翼技术 打造知名旋翼品牌——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加速旋翼技术发展纪实[J];国防科技工业;2009年08期
13 ;读来读往[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7期
14 符长青;直升机旋翼颤振的一种有限元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15 孙正荣;CARDC8米×6米风洞直升机旋翼机身组合模型试验台研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1年04期
16 陈飞虎;吴西航;;国产直十一的试飞风云[J];航空知识;2001年09期
17 王天虹;;Ф2米直升机试验台旋翼天平研制与应用[J];直升机技术;2006年04期
18 杨松山;;直升机旋翼迟后和驾驶员反馈作用的影响研究[J];飞行力学;1988年03期
19 张呈林,余林;悬停状态下旋翼桨叶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及试验[J];航空动力学报;1995年02期
20 韩普祥;于贵川;凌爱民;李五洲;;直升机机身振动响应有限元分析[J];直升机技术;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涛;;直升机旋翼/发动机一体化建模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2 招启军;徐广;徐国华;尚克明;;基于CFD方法的直升机旋翼翼型反设计技术[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王博;招启军;徐国华;;基于动量源方法的直升机旋翼/机身流场数值模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李东红;杨亦春;;直升机悬停时旋翼厚度噪声的近似分析[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5 翁梓华;;直升机旋翼系统可靠性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装备制造业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家齐;王强;孙勇;甄蜀春;;直升机JEM效应的FDTD研究[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7 王作君;郑成博;;直升机旋翼动态转矩信号数字式无线传输的研究[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8 徐国华;招启军;王海;;计算流体力学在直升机旋翼流场模拟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9 周树生;;直升机三轴全向大气数据系统的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10 余建航;高亚东;韩雅慧;张华;;基于振动信号的直升机状态与使用监测方法[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姜迈;直升机旋翼共锥度测量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徐丽;直升机旋翼非定常流动的低耗散高精度数值方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王阳;直升机旋翼气动噪声的计算及降噪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史勇杰;基于CFD方法的直升机旋翼桨—干扰气动和噪声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叶靓;基于非结构网格的直升机旋翼流场及噪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魏鹏;旋翼非定常流场的黏性涡数值模拟方法及其混合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孔卫红;复合式高速直升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陈龙;基于CFD/CSD耦合的旋翼气动弹性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若夏;直升机旋翼结冰非接触式探测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李凌雁;非接触式结冰探测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谢冠一;直升机旋翼/机身/尾面气动干扰特性的CFD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张伟;直升机旋翼气动弹性响应的数值积分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莫胜波;直升机旋翼/机身非定常气动干扰流场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曹涛;带叶间粘弹减摆器的旋翼耦合系统气弹动力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7 刘成;基于CFD/CSD弱耦合的直升机旋翼气弹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8 丁国华;基于快速多极展开算法的直升机旋翼尾迹计算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丁燕芳;旋翼动平衡试验台台体架设计及有限元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陈新年;直升机旋翼负载模拟计算机控制系统研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晖 陈宇;单双纵横:直升机旋翼变化多[N];中国国防报;2010年
2 张呈林;直升机旋翼技术的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0年
3 伊文;可靠性维修性工程技术中心落户南航[N];中国航空报;2003年
4 王虎;直升机革命,关键在旋翼[N];中国国防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