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自动驾驶仪闭环增益调度设计
【摘要】:基于 LPV 系统的增益调度设计方法,通过线性化近似把一个严重非线性系统转换为一个 LPV 系统或近似 (Quasi LPV)系统,设计一个全局控制器。LPV 方法提高了设计模型同实际系统的近似性,减少了建模误差,利于对系统的在线控制,减弱了“增益调度变量变化必须缓慢”的要求。但控制器阶数较高,抗积分饱和性差。采用内、外环控制器设计,通过内外环组成的闭合控制回路,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控制器阶数。内环控制器实现对调度变量的跟踪校正。外环采用鲁棒控制,保证系统鲁棒性,适于飞机系统参数急剧变化的特点。针对增益调度控制器阶数高、抗积分饱和性差问题,提出基于 LPV(Linear Parameter Varying)系统内环/外环控制器设计方法, 将非线性飞机动力学模型转化为关于迎角的 LPV 系统,迎角为零时的线性定常系统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用极点配置法设计内环控制器,使迎角得到有效跟踪并降低了控制器阶数。采用频率法设计外环控制器,提高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采用飞机运动状态的非线性变换,将非线性模型转化为线性化系统,根据飞机在迎角为零时最难控制的事实,在该点配置内环控制器和外环闭环性能校正控制器。
|
|
|
|
1 |
黄祖毅,李东海,姜学智,孙立明;机炉协调的增益调度伺服系统(英文)[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
2 |
黄祖毅,李东海,姜学智,孙立明;倒立摆摆角全程控制的增益调度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年02期 |
3 |
杜海平,嵇绍岭,张亮,史习智;基于线性参数变化增益调度H_∞控制的谐波干扰抑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4 |
李清泉,卿子龙;全程优化增益调度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5 |
田原,王琪辉;用DSP实现开关磁阻电机的增益调度控制[J];机电一体化;2002年03期 |
6 |
沈明辉;周伯昭;;全局稳定增益调度法在导弹自动驾驶仪中的应用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8期 |
7 |
崔平;翁正新;谢剑英;;线性参数变化系统的鲁棒故障估计[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8 |
李述清;张胜修;周志清;马昌兵;;航空发动机LPV建模方法改进[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2期 |
9 |
于剑桥;罗冠辰;梅跃松;;地空导弹LQG/LTR增益调度自动驾驶仪设计(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1年03期 |
10 |
李聪颖;顾文锦;王士星;尚安利;;大空域机动反舰导弹增益调度控制系统设计[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1 |
李华聪;王鑫;韩小宝;孙有田;;航空发动机线性变参数建模方法研究[J];推进技术;2007年04期 |
12 |
张铁军,吕剑虹,华志刚;机炉协调系统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
13 |
李俊杰;原明亭;丁军航;;风电系统双馈电机LPV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8年06期 |
14 |
孙琦;周军;呼卫军;;大包络飞行BTT导弹多模鲁棒控制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9期 |
15 |
李文强;郑志强;;不确定性无尾飞行器LPV变增益控制器设计[J];控制工程;2009年04期 |
16 |
胡剑波;王坚浩;;一种变参数滑模变结构控制及飞行控制应用研究[J];飞行力学;2010年04期 |
17 |
李聪颖;顾文锦;王士星;尚安利;;飞航导弹增益调度AWCT PID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4年02期 |
18 |
郭颖;吕剑虹;张铁军;;热力过程控制系统多目标优化及其在机炉协调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热力发电;2008年02期 |
19 |
杜海平,卢峥,张亮,史习智;谐波干扰作用下柔性结构振动的增益调度H_∞控制[J];振动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
20 |
吴科;吕剑虹;向文国;;ALSTOM气化炉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J];动力工程;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