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飞机自动驾驶仪闭环增益调度设计

高鹏  胡剑波  辛海良  
【摘要】:基于 LPV 系统的增益调度设计方法,通过线性化近似把一个严重非线性系统转换为一个 LPV 系统或近似 (Quasi LPV)系统,设计一个全局控制器。LPV 方法提高了设计模型同实际系统的近似性,减少了建模误差,利于对系统的在线控制,减弱了“增益调度变量变化必须缓慢”的要求。但控制器阶数较高,抗积分饱和性差。采用内、外环控制器设计,通过内外环组成的闭合控制回路,简化系统结构,降低控制器阶数。内环控制器实现对调度变量的跟踪校正。外环采用鲁棒控制,保证系统鲁棒性,适于飞机系统参数急剧变化的特点。针对增益调度控制器阶数高、抗积分饱和性差问题,提出基于 LPV(Linear Parameter Varying)系统内环/外环控制器设计方法, 将非线性飞机动力学模型转化为关于迎角的 LPV 系统,迎角为零时的线性定常系统进行控制系统设计,用极点配置法设计内环控制器,使迎角得到有效跟踪并降低了控制器阶数。采用频率法设计外环控制器,提高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采用飞机运动状态的非线性变换,将非线性模型转化为线性化系统,根据飞机在迎角为零时最难控制的事实,在该点配置内环控制器和外环闭环性能校正控制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祖毅,李东海,姜学智,孙立明;机炉协调的增益调度伺服系统(英文)[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2 黄祖毅,李东海,姜学智,孙立明;倒立摆摆角全程控制的增益调度方法[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4年02期
3 杜海平,嵇绍岭,张亮,史习智;基于线性参数变化增益调度H_∞控制的谐波干扰抑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李清泉,卿子龙;全程优化增益调度控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5 田原,王琪辉;用DSP实现开关磁阻电机的增益调度控制[J];机电一体化;2002年03期
6 沈明辉;周伯昭;;全局稳定增益调度法在导弹自动驾驶仪中的应用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S8期
7 崔平;翁正新;谢剑英;;线性参数变化系统的鲁棒故障估计[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李述清;张胜修;周志清;马昌兵;;航空发动机LPV建模方法改进[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2期
9 于剑桥;罗冠辰;梅跃松;;地空导弹LQG/LTR增益调度自动驾驶仪设计(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1年03期
10 李聪颖;顾文锦;王士星;尚安利;;大空域机动反舰导弹增益调度控制系统设计[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1 李华聪;王鑫;韩小宝;孙有田;;航空发动机线性变参数建模方法研究[J];推进技术;2007年04期
12 张铁军,吕剑虹,华志刚;机炉协调系统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13 李俊杰;原明亭;丁军航;;风电系统双馈电机LPV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8年06期
14 孙琦;周军;呼卫军;;大包络飞行BTT导弹多模鲁棒控制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9期
15 李文强;郑志强;;不确定性无尾飞行器LPV变增益控制器设计[J];控制工程;2009年04期
16 胡剑波;王坚浩;;一种变参数滑模变结构控制及飞行控制应用研究[J];飞行力学;2010年04期
17 李聪颖;顾文锦;王士星;尚安利;;飞航导弹增益调度AWCT PID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4年02期
18 郭颖;吕剑虹;张铁军;;热力过程控制系统多目标优化及其在机炉协调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热力发电;2008年02期
19 杜海平,卢峥,张亮,史习智;谐波干扰作用下柔性结构振动的增益调度H_∞控制[J];振动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20 吴科;吕剑虹;向文国;;ALSTOM气化炉的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J];动力工程;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鹏;胡剑波;辛海良;;飞机自动驾驶仪闭环增益调度设计[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俊玲;袁伟;舒喆醒;王俊明;;一类多胞时滞LPV系统的增益调度耗散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段锦良;马俊功;;液压马达速度系统的增益调度控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刘香霞;沈艳霞;潘庭龙;万红淑;;基于LPV的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控制器设计[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5 董德国;刘士荣;;IP网络环境下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机器人反馈控制[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邹涛;李少远;丁宝苍;;基于扩张终端约束集的非线性双模预测控制策略[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赵秋玲;周雅莉;张奇志;;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结构振动分布式反馈控制[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穆育强;盛安冬;;制导炸弹飞行控制律发展概述[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胡卫兵;胡列;;大跨度桥梁颤振抑制的控制律[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10 孙明玮;焦纲领;杨瑞光;陈增强;;滑翔飞行器阻力—能量剖面制导的自抗扰跟踪[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强;LPV系统鲁棒变增益控制研究及其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崔平;LPV系统的鲁棒故障估计与主动容错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刘震;车辆液压主动悬挂系统建模与控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韩鹏鑫;可重复使用助推器的导航、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史莹晶;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巡航导弹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袁伟;状态时滞线性参数变化系统控制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7 肖兵;递阶模糊泛模型控制器及其在燃烧过程控制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8 周勇;高速进给驱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其运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岳俊红;复杂工业过程多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10 金宁治;混合动力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滑模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燕燕;复杂系统鲁棒调度分析与综合[D];江南大学;2009年
2 黄祖毅;增益调度控制方法及其在热工对象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4年
3 吉月辉;基于LPV方法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建模和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李才永;非线性系统多模型分析及增益调度PID控制器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5 刘雅喆;LPV重复过程的鲁棒控制与滤波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林国仙;Buck变换器的LPV模型和鲁棒变增益调度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胥彪;基于增益调度的防空导弹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傅彩芬;非线性系统的非线性度分析及增益调度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9 史一平;有界导数神经网络非线性预测控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郭巍;超声速巡航导弹姿态控制系统增益调度设计的参数化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