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张靖周王奉明王锁芳  
【摘要】:运用FLUENT-CFD商用软件对带有圆形、准水滴形、椭圆形和水滴形等四种扰流柱叉捧阵列矩形通道内流动和换热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通道内流场、压力场以及璧面温度场的基本特征,并对其强化换热特性和压力损失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装有水滴形扰流柱阵列的矩形通道压力损失仅为前三者的41.1%、70.5%和79.8%,而恒热流壁面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相对于前三者而言仅分别降低13.4%、1.9%和26%,可见压力损失降低的幅度明显高于强化换热的减弱。水漓形扰流柱是一种实现高冷却低流阻、替代常规圆形扰流柱的理想结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宣建光;王奉明;;收缩通道内水滴形扰流柱群的换热和压力损失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08年12期
2 王奉明,张靖周,王锁芳;扰流柱形状对流动换热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02期
3 王奉明;张靖周;王锁芳;;不同形状扰流柱矩形通道内流动特性研究[J];航空学报;2007年01期
4 王奉明;刘波;林宏镇;;矩形通道内扰流柱形状对流动和换热特性影响的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7年02期
5 王奉明;雷友锋;赵阳阳;;不同形状扰流柱群通道换热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4年03期
6 谭晓茗;胡训尧;张靖周;;涡轮叶片尾缘梯形通道异形扰流柱流动换热特性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2年02期
7 李庆领,丛培军;矩形通道内扰流柱形状对阻力特性的影响[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1997年06期
8 张玲;李英东;王建龙;董宇航;;矩形与收敛通道内高实度扰流柱换热特性研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8年01期
9 徐青;黄小新;赵广超;李军;凌长明;赵冬梅;张正国;;断裂结构扰流柱通道内的传热和阻力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2期
10 凌长明;赵广超;黄小新;徐青;李军;赵冬梅;高学农;;束腰结构扰流柱通道的传热和阻力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11 董素艳,刘松龄,苏红桢;扰流柱排内换热的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9年01期
12 张丽;张书华;朱惠人;刘松龄;;小间距梯形扰流柱通道内的流动换热数值计算[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1期
13 张玲;王建龙;李英东;董宇航;ZHAO Jian-xun;;高实度菱形扰流柱冷却通道的传热及流动特性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7年07期
14 邓丁元;高行山;虞跨海;岳珠峰;;椭圆形扰流柱冷却通道流动与换热数值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7期
15 赵广超;凌长明;黄小新;赵冬梅;;楔形通道中束腰结构扰流柱对强化传热特性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7年15期
16 苏红桢,刘松龄,许都纯,董素艳;扰流柱排内压力场的实验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17 季钧;唐祖定;贾新旺;;扰流柱构型对层板冷却特性的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21年02期
18 高宇;谭晓茗;单勇;;不同形状扰流柱对溢流层板腔内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年01期
19 黄小新;凌长明;赵广超;赵冬梅;;断裂结构扰流柱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J];科技资讯;2007年15期
20 朱惠人,许都纯;不同直径及形状的短扰流柱群的流阻及换热[J];航空动力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张靖周;王奉明;王锁芳;;扰流柱形状对流动和换热特性影响的研究[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2 项磊;杨卫华;邓创新;;扰流柱排列参数对矩形通道流动换热的影响[A];第五届空天动力联合会议暨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41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三册)[C];2020年
3 刘含笑;郦建国;姚宇平;郭峰;余顺利;陈招妹;;扰流柱不同排列方式对凝聚器扰流区流场的影响[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9分会场:火电厂烟气净化与节能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郦建国;刘含笑;姚宇平;尹得仕;何德源;杨涛;杜依倩;;电凝聚器扰流区流场及扰流柱径向受力研究[A];第十六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5 闫建坤;郭涛;朱惠人;郑杰;;微尺度阵列冲击结构换热特性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C];2014年
6 郭峰;陈孙伟;刘含笑;余顺利;吕岱岳;;不同形状单扰流柱流场特性的数值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闫建坤;郭涛;朱惠人;郑杰;;微尺度阵列冲击结构换热特性研究[A];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C];2015年
8 魏建生;朱惠人;张丽;田宁;宋伟;;涡轮叶片尾缘叶背侧层板冷却结构内换热特性数值研究[A];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C];2015年
9 魏建生;朱惠人;张丽;田宁;宋伟;;涡轮叶片尾缘叶背侧层板冷却结构内换热特性数值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C];2014年
10 宋伟;;典型层板结构内部换热特性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上册)[C];2016年
11 姬长发;侯琳洁;赵文秀;何国欣;;波纹管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2 祁小松;张华;武俊梅;;纵向涡发生器强化传热的研究历程及进展[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3 祁小松;张华;武俊梅;;纵向涡发生器的强化传热作用与研究进展[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4 孔满昭;朱惠人;原和朋;许都纯;;带扰流柱的冲击冷却结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5 杜依倩;刘含笑;郦建国;姚宇平;何德源;杨浩锋;;电凝聚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6 黄俊卫;吴婧绮;王晓斌;蔡移;;单蒸发器系统冰箱的毛细管计算[A];2020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20年
17 郭守柱;黎阳;谢华清;姜继森;;磁性纳米流体的制备及其强化传热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8 鉴冉冉;杨卫民;谢鹏程;;新型强化传热结构在螺杆塑化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L:高分子加工[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晋声;旋转状态下涡轮动叶内冷结构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张丽;螺旋片强化的套管换热器壳侧流体流动及复合强化传热[D];天津大学;2011年
3 张西龙;异形流道换热面强化传热传质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
4 黄亮;异型钉头管强化传热及流动特性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
5 张灿灿;换热管内强化传热、污垢特性及拓扑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6 姚寿广;舰船锅炉对流受热面强化传热的基础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浙江大学;2000年
7 杜巍;涡轮尾缘高效冷却结构流动换热机理及设计验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8 洪宇翔;粗糙管带插入物复合强化传热技术的实验与数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王翠华;三角形螺旋流道内流体流动与强化传热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奉明;水滴形扰流元的设计和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黄国联;竹节形扰流柱对换热效果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陈子煜;涡轮叶片层板冷却结构内部流动与换热特性数值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4 任勇翔;双层壁叶片异型冷却单元内部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5 张议丰;涡轮前缘层板冷却流动换热特性及凹陷涡强化换热机理[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季钧;冲击—扰流柱—气膜层板结构的综合冷却效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7 王艺聪;基于尾流激振的水下压电俘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8 陈志雅;扰流柱结构对阻燃式防爆阀传热和降压性能影响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年
9 蔡庆芝;带扰流柱进气方式的缝形孔气膜冷却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10 宋乙丹;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流动传热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11 李英东;燃气轮机叶片尾缘扰流柱换热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7年
12 董艺玮;圆柱扰流的流动稳定性和传热特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7年
13 王虹越;扰流柱结合凹凸结构对涡轮叶片尾缘冷却效果的影响[D];东北电力大学;2021年
14 王学文;有弦向出流及扰流柱排的梯形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5 宿志晨;大功率电子元器件IGBT散热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年
16 陈朔;层板冷却单元的流动换热计算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7 杨育良;大功率器件的散热系统设计与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8 刘聪;流动边界层重构机理及强化传热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19 李希军;涡轮叶片内部冷却结构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0 李冰;层板冷却结构内部流场显示与换热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亚丽;高效强化传热新技术开发成功[N];中国化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