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单载波频域均衡对多载波频分复用的性能改进

李妍  李胜祖  
【摘要】:基于OFDM系统对载频偏移和相位噪声比较敏感和大的PAPR两大缺点,对OFDM和 SC/FDE的性能做了比较。最后关于SC/FDE对OFDM的PAPR的改善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结论, 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的峰均比大大优于OFDM系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炳洋;程时昕;;基于短跨度交织的选择性映射(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2005年04期
2 胡茂海;叶江峰;严俊;蒋鸿宇;张伟;;基于FPGA的实时峰均比抑制算法[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0年05期
3 周详;李浩;郭承军;;降低OFDM系统中峰均比的PTS处理优化[J];电视技术;2011年03期
4 韩立锋;宋荣方;;利用星座扩展来降低OFDM系统中峰均比的新方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黄淑梅;朱瑾瑜;刘海燕;;使用联合算法来降低OFDM系统的峰均比[J];计算机应用;2007年08期
6 胡泽鑫;许柯;朱晓明;宋富新;;一种基于混沌序列降低OFDM系统PAPR方法的研究[J];通信技术;2007年12期
7 周克;宋荣方;张力军;;一种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新方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15期
8 智慧川;曾志斌;;OFDM系统峰均比压缩技术的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张双玲;杨守义;齐林;穆晓敏;陆彦辉;;基于编码法降低MC-CDMA系统峰均比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09年12期
10 漆进;孟传良;;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PTS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07期
11 吴江,吴伟陵;未来无线通信中的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J];数据通信;2004年05期
12 龚汉东;叶梧;冯穗力;柯峰;;一种基于门限的改进OFDM信号压扩方案[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3 刘洁;郑冰;刘同;王娜;;降低OFDM信号峰均比方法的研究及仿真[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28期
14 吉楠;董福安;;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PTS改进方法[J];电视技术;2008年02期
15 王晓丹;杨守义;穆晓敏;齐林;;一种新的降低OFDM峰均比的压扩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16期
16 沈月;惠晓威;;降低OFDM系统中峰均比方法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08年13期
17 张小兵;焦云容;;一种新的低复杂度的降低OFDM峰均功率比的PTS方法[J];甘肃科技;2008年20期
18 张永馨;沈卓君;;OFDM中降低PAPR(峰值功率比)算法改进浅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2期
19 张在兴;焦淑红;;WiMAX系统降低峰均功率比的方案设计[J];今日电子;2009年01期
20 胡茂凯;陈西宏;刘斌;舒涛;;一种降低OFDM峰均比的联合算法[J];电视技术;2009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妍;李胜祖;;单载波频域均衡对多载波频分复用的性能改进[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徐会彬;万国金;;降低多载波峰均比的新方法[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崔嵬;沈清;;一种新的频域非相干积累峰均比损失计算方法[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伍仁勇;陈威;;降低OFDM峰均比技术仿真比较[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倪琰;蒋伟;彭翀;朱晓维;;消峰技术对功放效率改善的研究[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史锋旗;董彬虹;李少谦;;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叶志敏;;DPD和CFR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武军;吴建军;董明科;梁庆林;;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为;王欣;魏急波;;采用分段线性压扩法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10 李为;王欣;魏急波;;采用分段线性压扩法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智源;高峰均比系统中放大器的高效高线性化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丹萍;面向OFDM系统的信道参数估计与峰均比抑制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冯卓明;OFDM信号的峰均比线性优化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吴炳洋;多载波通信中峰均比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5 李军;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和信道估计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国才;宽带MIMO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肖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信号优化设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冯绍鹏;多天线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等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刘胜美;现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和降低峰均比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但黎琳;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峰值抑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移动通信中的峰均比抑制算法研究及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陈晓亮;第四代移动通信基站数字上变频和峰均比控制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程志冰;小波包多载波调制系统中的峰均比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于延辉;LTE下行链路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金艳玲;TDCS信道适应性能分析及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闫海龙;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电路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刚;MC-CDMA系统峰均比问题研究及基带FPGA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8 梁晓军;全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关键器件及峰均比抑制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芳;OFDM系统峰均比抑制算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10 梁其辉;多载波通信系统中信号优化研究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LTE:更优化的无线通信技术[N];人民邮电;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