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昌黎扇贝养殖区浮游植物种类与硅藻类赤潮的初步研究

陈立  张福崇  方笑  王六顺  
【摘要】:1、浮游植物种类2004-2005年对昌黎扇贝养殖区的浮游植物进行了12个航次的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7大类38科73属147种。主要隶属于菱形藻属(Nitzschia)、弯角藻属(Eucampia)、海链藻属(halassiosira)、骨条藻属(Keletonema)、根管藻属(Rhizosolenia)、角毛藻属(Chaetoceras)、原甲藻属(Prorocentrum)、角藻属(Ceratium)、直链藻属(Melosira)等。其中硅藻类18科44属102种,占种类总数的69.39%;甲藻7科10属24种,占种类总数的16.33%;绿藻8科12属14种,占种类总数的9.52%;蓝藻2科3属3种,占种类总数的2.04%;金藻1科1属1种,占种类总数的0.68%;黄藻1科2属2种,占种类总数的1.36%;裸藻1科1属1种,占种类总数的0.68%。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戴娟;王超;赖子尼;罗建仁;李新辉;;2006年夏季珠江口5大口门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的调查[J];淡水渔业;2007年03期
2 李永函;利用生物增氧技术促使鱼类安全越冬的试验研究简报[J];淡水渔业;1982年01期
3 张军陆;陈水泡;;活盘水库的调查及渔业利用意见[J];水库渔业;1983年03期
4 刘国才;精养鲤池塘的浮游植物及鲢鳙鱼产潜力的初步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4年03期
5 毛胜军;浅谈池塘的科学管理[J];河南水产;1997年04期
6 马国红,杜兴华,段登选,孙栋,陈金萍,马汝芳;盐碱地鱼池浮游植物与pH、总碱度、总硬度、含盐量的关系[J];齐鲁渔业;2001年05期
7 张捷,于波;长江口至嵊泗列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与赤潮的监测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胡韧,林秋奇,王朝晖,韩博平;广东省典型水库浮游植物组成与分布特征[J];生态学报;2002年11期
9 何志辉,李永函;论白鲢的食物问题[J];水生生物学报;1975年04期
10 王云祥;;大水面鱼类养殖高产技术试验研究[J];天津水产;1986年00期
11 朱崇俭;王致敏;;关于对虾养殖生产中的几个问题[J];河北渔业;1990年02期
12 曹双俊,袁宁,叶蕙,孙帼英;胡陈港水库的浮游生物[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13 顾新根;对马渔场冬季浮游植物的分布生态研究[J];海洋渔业;1994年02期
14 刘宏刚;盐碱地池塘浮游植物的定向培育[J];科学养鱼;1996年01期
15 朱根海;浙江宁波协和石油化工厂附近水域浮游植物的研究[J];东海海洋;1998年01期
16 周凯,黄长江,姜胜,黄文魁,董巧香;2000~2001年柘林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变动的周年调查[J];生态学报;2002年05期
17 唐洪玉,祁洪芳,苏胜齐,姚维志,李涛;从浮游植物看金堂水库水质的演变[J];淡水渔业;2003年06期
18 张耀武;鱼类浮头与泛塘的防治[J];科学养鱼;2005年10期
19 覃雪波;;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春季初步调查[J];河北渔业;2008年03期
20 胡保同;;滤食性鱼类摄食机制问题[J];水产科技情报;198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立;张福崇;方笑;王六顺;;昌黎扇贝养殖区浮游植物种类与硅藻类赤潮的初步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王朝晖;付永虎;康伟;赵建刚;;大亚湾、大鹏湾表层沉积物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康伟;冯杰;付永虎;谷阳光;王朝晖;;大亚湾沉积物中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4 魏轲;黄君;朱培瑜;严景超;王洁尘;彭宇;;梅梁湖预警监测浮游植物总密度快速测定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5 王鹏;李炳乾;周茜茜;高亚辉;Raymond N. Sambrotto;;2008年春季白令海东部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6 孙琳;陈长平;高亚辉;;2008-2009年厦门港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动态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7 胡俊;黄邦钦;;台湾海峡南部浮游植物对不同水团的响应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8 殷大聪;宋立荣;;丹江口库区浮游植物季节动态演替规律[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9 徐先栋;王海华;盛银平;黄江峰;饶毅;;大水面养殖水域浮游植物初步调查及鲢、鳙鱼产力评估——以太子河为例[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蔚然;林丽贞;黄邦钦;;南海北部珠江冲淡水对浮游植物磷胁迫的影响[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凡洲;长江口赤潮区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种类组成和色素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2 刘诚刚;中国近海浮游植物光合溶解有机碳生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宋书群;黄、东海浮游植物功能群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4 翟红昌;基于HPLC技术的南海北部浮游植物色素与群落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宫响;南海北部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特征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李超伦;海洋桡足类摄食生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7 苟万里;rDNA序列在几种浮游植物的分类和中肋骨条藻定量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刘东艳;胶州湾浮游植物与沉积物中硅藻群落结构演替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9 孙军;海洋浮游植物细胞体积和表面积模型及其转换生物量[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10 杨茹君;不同环境污染物条件下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粒径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浩文;广东省星湖的水质与富营养化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2 陈坤;浮游植物瑞利散射光谱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张莹莹;Pb(Ⅱ)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田春;巢湖东半湖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5 王波;七种/株原甲藻的核糖体18S、28S、5.8S、ITS1和ITS2基因和区域的克隆与变异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张敏;北京鸿华高尔夫球场人工湖富营养化及其成因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杨晓新;翡翠贻贝对浮游植物滤食压力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李秀芹;应用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对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刘凯然;珠江口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李秋华;珠海市两座典型供水水库生态特征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秋凌;研究发现海洋食物源正在迅速消失[N];中国海洋报;2010年
2 ;全球气候变暖结恶果 浮游植物生命力下降[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辛良;一滴水里的生命[N];中国矿业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周仲全;往海里撒点铁?[N];辽宁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钱炜;B计划,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根稻草?[N];科技日报;2009年
6 若洁;海水施肥缓解全球暖化?[N];中国商报;2002年
7 维佳;往海水中撒铁[N];中国环境报;2001年
8 林蒲田;“特殊耕地”说池塘[N];湖北科技报;2001年
9 钟声;浮游生物[N];大众科技报;2002年
10 杨守勇;专家提出我国应加快海洋药物的研究和开发[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