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环境条件下海洋卡盾藻日本株的溶血活性特征
【摘要】: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是一种可以产生溶血毒素的有害赤潮生物,也是我国南方沿海主要的鱼毒性赤潮生物,该藻形成的赤潮已造成多起近岸养殖鱼类大量死亡事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了弄清环境对海洋卡盾藻产生溶血毒素的影响及该藻毒素的基本成分特征,在实验室条件下以洋地黄皂苷为标准物,研究了在不同的温度、盐度和营养盐等环境条件下及不同生长时期海洋卡盾藻日本株的溶血活性,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其溶血成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海洋卡盾藻日本株在衰亡期的溶血活性最高,单个藻细胞溶血活性高达14.16×10~(7)HU/cell,对数期和稳定期相近,对数期略大于稳定期;在25℃时,海洋卡盾藻日本株的生长速率最高,藻细胞溶血毒素总体活性也最高,为21.98HU/L,单个藻细胞溶血活性为22.66×10~(-7)HU/cell;30℃时的活性最低,藻细胞溶血毒素总体活性和单个藻细胞溶血活性分别为7.48HU/L、8.91×10~(-7)HU/cell。P盐对海洋卡盾藻溶血活性的影响较大,P限制时,单个藻细胞的溶血活性最强,达到31.47×10~(-7)HU/cell;在N限制时,单个藻细胞的溶血活性为27.44×10~(-7)HU/cell;Fe~(3+)限制时,其活性值为23.21×10~(-7)HU/cell。从细胞总体溶血活性来看,缺N,缺P,缺Fe条件下的总体溶血活性相差不大,但均低于正常条件下的总体溶血活性。海洋卡盾藻日本株在自然海水(盐度约为33ppt)中,无论总体溶血活性还是单个藻细胞的溶血活性都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1.98HU/L和22.66×10~(-7)HU/cell,而盐度为15ppt、25ppt和35ppt时该藻单个藻细胞的溶血活性则随着盐度的下降而增强,其中15ppt溶血活性为20.31×10~(-7)HU/cell。海洋卡盾藻日本株合成的溶血毒素至少含有4种组分,兼有糖类和脂类特征,可能为糖脂类物质,其中可能含有3种糖类和4种脂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