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液体培养下植物激素对发状念珠藻体内黄酮含量的影响

徐仰仓  施定基  
【摘要】:正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是一种丝状体蓝藻,藻丝体由无数条念珠状细胞构成。发状念珠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而市场需求量较大,但在自然环境下发状念珠藻的生长极其缓慢。为此科技工作者在不懈地寻求新的栽培方法。已有用液体培养获得成功的研究报道(朱乘婧2002,黄健 2001,金洪1999),那么液体培养后发状念珠藻的品质是否会发生变化呢?目前还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黄酮含量是衡量其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液体培养下植物激素对发状念珠藻体内黄酮含量的影响,从而为发状念珠藻的液体培养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训贞;;植物花粉萌发与激素关系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0年03期
2 余芳,左德远,孙大业;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钙离子与激素诱导效应的关系[J];实验生物学报;1991年04期
3 陈以峰,周燮;植物激素结合蛋白的受体功能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1996年01期
4 孟颂东,关桂兰,王卫平,陈理,杨玉锁;根际微生物产生的植物激素对小麦生长的作用(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8年06期
5 江海亮;应丽艳;王强;沈昊宇;应敏;曾甜甜;;离子液体作添加剂对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植物激素的影响[J];分析化学;2007年09期
6 白玉;杜甫佑;刘虎威;;植物激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0年01期
7 ;植物激素的生物鉴定法[J];生命世界;1978年02期
8 芦翠乔;;加拿大李宗霆博士在郑州讲学[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年02期
9 侯和胜,吴超元;藻类中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集刊;1998年00期
10 李太盛;多胺与植物激素(综述)[J];亚热带植物通讯;1999年02期
11 周述波,林伟,萧浪涛;植物激素对植物盐胁迫的调控[J];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2 宋新华;;植物体内的多功能蛋白酶——谷胱甘肽转移酶[J];山东科学;2007年03期
13 关亚丽;潘琴;丁朝;;影响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几个因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14 关颖谦;林坤律;黄文徽;王熊;刘桂云;;植物激素物质——0072的试验[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1962年04期
15 张悟民;;新型的植物激素——三十烷醇[J];生物学通报;1981年04期
16 黄维玉,张泓,王小菁,于海霞,梁升团;植物激素对菜豆下胚轴生长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1983年S1期
17 韦安阜;;从植物激素与果实形成的关系谈果实和种子的辨别[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年02期
18 Graname J.Kelley ,蔡孝良;钙·钙调蛋白·植物激素的作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19 ;全国植物激素学术会议简讯[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年03期
20 罗正荣;;植物激素与抗寒力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仰仓;施定基;;液体培养下植物激素对发状念珠藻体内黄酮含量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朱蠡庆;王伯初;时兰春;龚伟;;植物细胞防御反应中的应力刺激与植物激素交互作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肖尊安;;试管苗生根的研究[A];植物组织培养与脱毒快繁技术——全国植物组培、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孙大业;;细胞质外体及其信号分子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洪艳云;萧浪涛;;免疫PCR技术在激素受体蛋白定量中应用前景的分析[A];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6 韩晔华;周志贵;廖一平;白玉;刘虎威;;植物激素茉莉酸的手性分离及LC/Q-TOF-MS在线检测[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7 徐凡;龚清秋;孟涛;王宁宁;;GmSARK介导叶片衰老过程中的激素调控作用[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吴娟子;赵洁;;蓝猪耳花粉管生长过程中激素的作用[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褚金芳;符继红;孙晓红;李家洋;闫存玉;;UPLC-MS/MS在植物激素IAA、ABA、SA和JA定量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胡康平;罗树生;栾天罡;谭凤仪;林里;;11种植物激素和化感物质在5种绿藻中含量变化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蔺五玲;人参液泡膜水孔蛋白基因PgTIP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2 滕年军;拟南芥有性生殖模式和叶片特性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年
3 贺窑青;油松胚珠雌配子体发育阶段的细胞及生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刘世名;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高密度异养培养[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5 陈微微;拟南芥缺铁响应细胞信号转导调控因子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刘松;极端干旱环境下植物体内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对逆境的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鲁玉清;AtPPR2基因在拟南芥配子体和胚胎发育中的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闫健斌;茉莉素受体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孟琴;三叶木通果皮中果胶和黄酮的提取分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许锋;银杏查尔酮合成酶基因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林涛;水稻水分胁迫特异表达基因OsARD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保军;箭竹开花前后相关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艳华;基于质谱技术的植物激素高效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樊鹤;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的表达,纯化和晶体学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程春龙;额济纳绿洲胡杨体内酚类物质分布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周翰林;水稻AP2/EREBP型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的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9 王雪;丛毛垂叶榕种子光敏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6年
10 聂利珍;拟南芥AtCDPK1在响应丁香假单胞菌和非生物胁迫中的功能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山;两重要植物激素间也有协同作用[N];科技日报;2010年
2 方敏;奇妙的植物激素[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3 记者 邹淑玲 通讯员 舒肇甦;植物激素非性激素 性早熟与水果无关[N];广东科技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磊;植物激素将引发新一轮绿色革命[N];科技日报;2006年
5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供稿;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获重大突破[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英美学者发现植物分枝基因[N];中国花卉报;2004年
7 记者 毛黎;美国《科学》杂志公布2009年度十大科学突破[N];科技日报;2009年
8 方海;花朵芳香的秘密[N];中国花卉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吴洣麓;揭开爬山虎超强吸附力之谜[N];北京科技报;2008年
10 本报通讯员 田松沪 本报记者 孙琳 王茸;紫金山查明蕨类植物有75种[N];南京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