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水平探讨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的分类地位
【摘要】:本文对中国海洋大学微藻种质库保存的小新月菱形藻进行了 DIC 显微镜形态观察, 揭示其特征与最初鉴定并命名该种的 Allen 和 Nelson 所描述的形态特征完全相符;应用简并性引物、RT-PCR 和 RACE 技术,克隆到了小新月菱形藻的一个类似△5脱饱和酶 cDNA 全长序列,并进一步在转基因酵母中鉴定其具有△5脱饱和酶功能。在此基础上,应用简并性引物策略分别克隆了小新月菱形藻的 Actin 基因,18S rDNA 部分序列,全长的5.8S rDNA、ITS1和 ITS2序列,部分285 rDNA 序列:把所得序列分别与已公开发表的与小新月菱形藻同属双菱形目,菱形藻科的新月细柱藻和属于褐指藻目,褐指藻科的三角褐指藻的相关 DNA 序列或蛋白质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小新月菱形藻的5.8S rDNA 序列与三角褐指藻的相似性为100%,而与新月细柱藻的相似性为96.2%:小新月菱形藻的 ITS1 和 ITS2序列与三角褐指藻的相似性均为98.6%,而与新月细柱藻的相似性分别为38.2 %和37.04%;且小新月菱形藻的 Actin 蛋白质序列与三角褐指藻的相似性为100%;本文所鉴定的小新月菱形藻的△5脱饱和酶氨基酸残基序列与三角褐指藻所发表的相关酶序列的相似性为99.4%。本文也用 HPLC 分析了小新月菱形藻和三角褐指藻的色素组成、发现两者基本相似;用 GC 分析小新月菱形藻的脂肪酸组成,也与已经公开的三角褐指藻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本文数据表明:小新月菱形藻在形态上与三角褐指藻差异较大, 但在分子及生化成分上非常相似,而与菱形藻目的相关种差异较大。因此,小新月菱形藻在系统分类上应该是属于三角褐指藻而不属于菱形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