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二龙山水库浮游植物及水体污染状况的研究
【摘要】:浮游植物是湖泊的初级生产者,为湖泊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重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特别是在缺乏大型水生植物的深水湖泊中,浮游藻类则成为湖中唯一的初级生产者。黑龙江省的大型湖泊较少,水库已是省内的较大的水体,二龙山水库是集防洪、供水、旅游于一身的特殊区域,对宾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近年来,随着二龙山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库淤积加速,蓄水能力下降,水质受到污染。现在,该水体的污染程度如何己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我们于2000年!月、5月、8月、10月四次对该水库入口、湖心区、出口的浮游植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并通过8月份对水库及上游河流的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共发现浮游植物46属55种,其中种类最多的是绿藻和硅藻。水库四季的平均浮游藻类数量为438.46万个/升,绿藻占46.98%,硅藻占44.74%,隐藻占6.76%。优势种是平裂藻、小环藻、直链藻、针杆藻、纤维藻、空星藻、十字藻、蹄形藻、栅藻、隐藻等。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二龙山的浮游植物以绿藻-硅藻为主,四季变化明显。其规律是春季以绿藻和硅藻为主,有少量的隐藻、裸藻、蓝藻出现;夏季随着水温的升高,绿藻数量有明显的增加,硅藻的数量减少。蓝藻的数量达到四季中的最高值;秋季以后绿藻的数量开始下降,硅藻的数量增加;冬季各种藻类数量最低。可见,在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绿藻门绿球藻目的种类和硅藻门的小环藻属、针杆藻属、菱形藻属的种类。由于水库水体中缺乏高等水生植物,以及水库周期性蓄水、放水等特点,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与我们以前曾经调查的我省的五大连池、镜泊湖。松花江高楞--依兰段,以及哈尔滨西郊泡沼等水体有所不同。由于缺乏大型高等水生植物和鱼类对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存在短时间内浮游植物的大发生。由于水库水体的定期排放,各季节水体中的生物量与湖泊和泡沼相比,并不是很大。水体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及分布清况是水质状况的的标志之一。以上浮游植物的变化特点说明该水体正处于中营养到富营养的过渡类型,并呈现出向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 对上述水库及上游河流6个样点的水质进行了化学监测,根据该水库使用功能较多的要求及监测数据的具体情况,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砷、汞、铅、铜、锌、硝酸盐、氨、挥发酚。耗氧量等10项指标作为分析的依据。分析表明,目前二龙山水库超标最大的是氨氮,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质标准为参照标准,这项指标在H龙山水库及上游的几条。河流中均超标:陡啪子河中游超标 2倍,在陡嘴于河下游超标 22倍;在暖河中游超标川倍,暖河下游超标23倍:在水库入口超标25倍,水库出口超标13倍。其次,超标较严重的是耗氧量,其中,陡嘴子河下游超标1.3倍,暖河中游超标1.5倍,暖河下游超标16倍,水库人口超标1.9倍,水库出口超标2.4倍。其它几项污染物均在个别样点超标。二龙山流域水质平均为3-4级,即达到了轻污染,局部甚至较重污染的程度,这与浮游植物的监测结果基本上一致。 造成水库的这种氮氮和有机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农田的含氮农药和化肥。另外,水库流域中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大量有机废水直接排放入水库和其上游河流也是造成流域耗氧物质增多的一个原因。从水库上游河流到水库的污染物的降低可能与其在水体中的迁移沉降及转化有关。 对水库未来发展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加强两岸护坡和绿化;限制上游废水排放;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适量放养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