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邱保胜,刘其芳;红球藻研究进展[J];水生生物学报;2000年05期 |
2 |
张宝玉,李夜光,耿亚红,李中奎,胡鸿钧;适合大量培养的红球藻藻种的筛选[J];水生生物学报;2004年03期 |
3 |
庄惠如,卢海声,陈必链,陈文列,施巧琴;雨生红球藻营养细胞的虾青素累积[J];水生生物学报;2001年04期 |
4 |
吴忠兴,庄惠如;不同培养基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累积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5 |
庄惠如,施巧琴,卢海声,吴松刚,陈跃兴,陈健;营养胁迫对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累积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0年03期 |
6 |
蔡明刚,王杉霖;利用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进展[J];台湾海峡;2003年04期 |
7 |
戴亦军,秦怀兰,袁生;红发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及其虾青素的开发研究[J];生物技术;1996年03期 |
8 |
朱明军,吴振强,梁世中;高产虾青素红发夫酵母选育研究进展[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0年03期 |
9 |
王普,裘娟萍,郑裕国,沈寅初;高产虾青素的红发夫酵母菌种的选育[J];微生物学通报;2002年01期 |
10 |
杨劲松,唐天健,林伏荣,庄瑛,康丽茹;虾青素高产菌株的选育[J];激光生物学报;2002年06期 |
11 |
吴江,刘子贻;法夫红酵母高产虾青素菌株的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年05期 |
12 |
陈兴才,黄伟光,欧阳琴;雨生红球藻的培养及虾青素累积条件的探讨[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3 |
裘娟萍,沈寅初;红发夫酵母高产虾青素突变株的选育方法[J];工业微生物;2000年04期 |
14 |
应国清,王晓艳,沈寅初;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虾青素[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1年11期 |
15 |
吴江,刘子贻;法夫红酵母高产虾青素菌株的研究概况[J];生物技术通报;1999年04期 |
16 |
吴江,刘子贻,朱寿民;烷化剂NTG诱变虾青素产生菌红法夫酵母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1年02期 |
17 |
张亮,朱湘民;一株产虾青素的黄杆菌C_(F-60)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9年05期 |
18 |
梁新乐,岑沛霖,励建荣,张虹,张大中,俞黎南;法夫酵母响应pH-stat的底物流加促进虾青素合成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年02期 |
19 |
孟春晓;高政权;;外源脱落酸(ABA)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年07期 |
20 |
孙国凤;克隆红色色素的生物合成基因群[J];生物技术通报;1995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