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于志刚,张经,张耀红,刘素美;提取测定大型海藻叶绿素a的新方法[J];海洋科学;1997年05期 |
2 |
李炜,焦念志;环境因子对三种常见微藻细胞中二甲基硫丙酸含量影响的初步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9年06期 |
3 |
许妍,董双林,金秋;几种大型海藻对赤潮异弯藻生长抑制效应的初步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4 |
郑彩璐;赵卓;王丽娜;;大型海藻对主要营养盐的吸收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21期 |
5 |
邹定辉,高坤山;大型海藻类光合无机碳利用研究进展[J];海洋通报;2001年05期 |
6 |
;复旦大学利用大型海藻制成生物油[J];生物学通报;2010年09期 |
7 |
刘树霞;邹定辉;徐军田;;大型海藻的组织培养及其应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03期 |
8 |
邹定辉;夏建荣;;大型海藻的营养盐代谢及其与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1年03期 |
9 |
王翔宇;詹冬梅;李美真;徐智广;;大型海藻吸收氮磷营养盐能力的初步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
10 |
南春容,董双林;大型海藻与海洋微藻间竞争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04年11期 |
11 |
邹定辉,高坤山;高CO_2浓度对大型海藻光合作用及有关过程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2年10期 |
12 |
;海藻曾出现在6亿年前[J];科学世界;2011年04期 |
13 |
王艳,齐雨藻,沈萍萍,李韶山,吕颂辉;温度和盐度对球形棕囊藻细胞DMSP产量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2003年04期 |
14 |
陈思晔,齐瀚实;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大型海藻细胞或组织[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01期 |
15 |
林益明,李和阳,王大志,陈猛,袁东星,洪华生;塔玛亚历山大藻生成二甲基硫和二甲基硫丙酸的实验研究[J];台湾海峡;2001年03期 |
16 |
朱根海;南极欺骗岛沿岸大型海藻体上的附着硅藻[J];东海海洋;1988年01期 |
17 |
张菊清;大型海藻的经济价值[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01期 |
18 |
周成旭;徐继林;严小军;侯云丹;蒋莹;;海洋微藻培养液中二甲基硫与二甲基硫丙酸的同步分析[J];分析化学;2009年09期 |
19 |
焦念志,柳成章,洪华生,原田茂树,越川海,渡边正孝;中国近海浮游植物生产的二甲基硫和二甲基硫丙酸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2003年07期 |
20 |
彭喜春,杨维东,刘洁生,彭志英;棕囊藻的次生代谢产物综述[J];生态学杂志;2005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