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胶州湾赤潮多发区浮游植物的数量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霍文毅  张永山  邹景忠  张诚  韩笑天  
【摘要】:正 于1997年7月至9月对胶州湾东北养殖水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数量波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27属57种,优势种类有中肋骨条藻、旋链角刺藻、高盒形藻、短角弯角藻等.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的数量波动显著,共出现两次以中肋骨条藻为主要优势种的浮游植物数量高峰,但未达到赤潮密度.总体上各站浮游植物数量比较接近,女姑山沿岸海域略高于阴岛沿岸海域.鉴定表明,该水域共发现赤潮生物30种,主要有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东艳,孙军,陈洪涛,张利永;2001年夏季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刘永清,周青云,王梅,黄健;2003年胶州湾红岛海域生物现状的初步研究Ⅰ——浮游植物现状的初步调查与研究[J];海洋科学;2005年05期
3 孙军,刘东艳,钱树本;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Ⅱ.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细胞体积转换生物量[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0年01期
4 孙松,张永山,吴玉霖,张光涛,张芳,蒲新明;胶州湾初级生产力周年变化[J];海洋与湖沼;2005年06期
5 潘胜军;沈志良;;胶州湾叶绿素a浓度及浮游植物的粒级组成[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10期
6 张利永,刘东艳,孙军,邹景忠;胶州湾女姑山水域夏季赤潮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7 孙军,刘东艳;Q统计指数在胶州湾北部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4年05期
8 刘东艳,孙军,钱树本;胶州湾浮游植物研究Ⅱ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李广玉,鲁静,何拥军;胶州湾浮游植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地质动态;2005年04期
10 吴玉霖,孙松,张永山,张芳;胶州湾浮游植物数量长期动态变化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04年06期
11 刘东艳,孙军,唐优才,钱树本;胶州湾北部水域浮游植物研究Ⅰ——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2 刘永健,杨官品,门荣新;胶州湾浮游植物分子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3 陆斗定,张志道;浙江马鞍列岛附近海域浮游植物与赤潮生物研究[J];东海海洋;1996年01期
14 王勇,焦念志;胶州湾浮游植物对营养盐添加的响应关系[J];海洋科学;2002年04期
15 戎克文;武汉后湖浮游植物现存量与生产量季节变动的初步研究[J];湖泊科学;1994年02期
16 李福东,张诚,邹景忠;细菌在浮游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J];海洋科学;1996年06期
17 张志道,陆斗定;南麂列岛附近海域的浮游植物和赤潮生物[J];东海海洋;1996年03期
18 张义科,张翠君,张雪松,霍新颖,任金豹,张红艳;白洋淀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生产量[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19 杨茹君,王修林,韩秀荣,祝陈坚,石晓勇;海洋浮游植物粒径组成及其生物粒径效应研究[J];海洋科学;2003年11期
20 蔡文贵,贾晓平,李纯厚;基于GIS的粤西海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变化分析[J];生态学报;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文毅;张永山;邹景忠;张诚;韩笑天;;胶州湾赤潮多发区浮游植物的数量波动及其影响因素[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2 王朝晖;付永虎;康伟;赵建刚;;大亚湾、大鹏湾表层沉积物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康伟;冯杰;付永虎;谷阳光;王朝晖;;大亚湾沉积物中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4 魏轲;黄君;朱培瑜;严景超;王洁尘;彭宇;;梅梁湖预警监测浮游植物总密度快速测定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5 王鹏;李炳乾;周茜茜;高亚辉;Raymond N. Sambrotto;;2008年春季白令海东部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分布[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6 孙琳;陈长平;高亚辉;;2008-2009年厦门港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动态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7 胡俊;黄邦钦;;台湾海峡南部浮游植物对不同水团的响应研究[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8 殷大聪;宋立荣;;丹江口库区浮游植物季节动态演替规律[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9 刘蔚然;林丽贞;黄邦钦;;南海北部珠江冲淡水对浮游植物磷胁迫的影响[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10 罗民波;陆健健;王云龙;沈新强;晁敏;;东海浮游植物数量分布与优势种[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诚刚;中国近海浮游植物光合溶解有机碳生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孔凡洲;长江口赤潮区浮游植物的粒级结构、种类组成和色素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3 宋书群;黄、东海浮游植物功能群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4 刘东艳;胶州湾浮游植物与沉积物中硅藻群落结构演替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翟红昌;基于HPLC技术的南海北部浮游植物色素与群落结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王勇;中国若干典型海域作用于浮游植物上、下行效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7 李颖虹;胶州湾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8 吕淑果;胶州湾悬浮颗粒物中脂肪酸的时空分布及其在初级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食物传递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9 李超伦;海洋桡足类摄食生态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10 苟万里;rDNA序列在几种浮游植物的分类和中肋骨条藻定量检测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莉霞;小青岛海域浮游植物群集的周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岳金萍;黄、东海及胶州湾秋季浮游植物部分主要成分和金属元素组成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陈坤;浮游植物瑞利散射光谱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王波;七种/株原甲藻的核糖体18S、28S、5.8S、ITS1和ITS2基因和区域的克隆与变异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李秀芹;应用双特异分子探针技术对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6 刘凯然;珠江口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孙小磊;淡水湿地浮游病毒的生态分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栾青杉;长江口及其邻接水域浮游植物群集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刘素娟;渤海湾浮游植物的生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赵冉;三峡大坝截流前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集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秋凌;研究发现海洋食物源正在迅速消失[N];中国海洋报;2010年
2 周辉;山东胶州湾建濒危植物保护基地[N];中国花卉报;2009年
3 辛良;一滴水里的生命[N];中国矿业报;2000年
4 钟声;浮游生物[N];大众科技报;2002年
5 光阴;海中森林的基因秘密[N];中国商报;2003年
6 田学科;浮游生物能呼风唤雨[N];科技日报;2004年
7 檀蕾 张宁;天津保护海洋生态见成效[N];中国渔业报;2009年
8 北京自然博物馆 魏明瑞 刘焕顺;奇特的海马[N];科技日报;2001年
9 斌;气候变暖削弱海洋浮游植物生命力[N];中国海洋报;2003年
10 刘瑞玉;让海洋生物永远和人类在一起[N];光明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