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对海湾扇贝幼虫变态的诱异
【摘要】:在室内用氯化乙酰胆碱、ATP和CaCl_23种化学物质对海湾扇贝幼虫的变态进行了诱导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在个别浓度和处理时间氯化乙酰胆碱和ATP有诱导作用,但总体诱导效果不显著.而10×10~(-3)~40×10~(-3)M的CaCl_2在处理12~24h后诱导效果较显著,其诱导效果对处理时间的依赖性较显著,在浓度为40×10~(-3)M和处理时间为24h时诱导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变态率提高23.18%.3种诱导物对幼虫死亡率均有显著影响,并且死亡率对浓度和处理时间均有显著的依赖性,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
|
|
|
|
1 |
鲁传西;;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养殖研究及应用课题获得新进展[J];现代渔业信息;1991年07期 |
2 |
郑绵雄;;异国优种进我省 水产养殖添新花——海湾扇贝人工育苗在河北省获得成功[J];河北渔业;1987年02期 |
3 |
马英杰;海湾扇贝种质退化及其对策探讨[J];海洋科学;1992年06期 |
4 |
马莹,刘海映;温度对海湾扇贝性腺发育的影响[J];水产科学;1994年05期 |
5 |
游克仁;丁勇;;海湾扇贝养成技术(二)[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5年10期 |
6 |
鲁秀红,王国玲,金玉先;锦西海域海湾扇贝筏式养殖不同放养水层试验[J];水产科学;1994年01期 |
7 |
宋希和,柳振东,徐鹏熙;海湾扇贝大面积养殖主要技术[J];齐鲁渔业;2003年11期 |
8 |
张耀辉;海湾扇贝虾塘混养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14期 |
9 |
田秀环;马骞;张劲松;石峰;;中国对虾与海湾扇贝混养技术[J];科学养鱼;2006年02期 |
10 |
杨雪舫;烟台市海湾扇贝人工育苗成功[J];海洋湖沼通报;1985年01期 |
11 |
寇宝增,贺先钦,程传申,李文姬;海湾扇贝人工育苗试验[J];水产科学;1987年02期 |
12 |
高学兴;齐玉祥;王志雨;王秋生;严维重;;虾池进水渠试养海湾扇贝实验报告[J];河北渔业;1988年01期 |
13 |
刘祖祥;;对虾塘底播海湾扇贝获得成功[J];现代渔业信息;1993年01期 |
14 |
;技术市场五则[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5年06期 |
15 |
张绥东,王丰,吴天明;用次氯酸钠防止海湾扇贝幼虫下沉的试验[J];水产科学;2000年03期 |
16 |
张福绥,何义朝,马江虎,刘祥生,李淑英,亓玲欣,管明金,王振建;海湾扇贝与海带轮养试验报告[J];海洋科学;1987年06期 |
17 |
胡葵英;;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养殖研究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J];海洋湖沼通报;1991年01期 |
18 |
刘克珊;;扇贝与海带轮养增产技术简介[J];中国水产;1991年11期 |
19 |
李洪臣;辽宁省对虾与海湾扇贝混养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效益逐年提高[J];水产科学;1992年01期 |
20 |
陈立根;海湾扇贝(Angopectin inndiams)试养报告[J];福建水产;199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