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固流化床反应器的多尺度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基于多尺度分析方法,将声波技术和压力脉动技术同时应用于气固流化床的测量,获得了流化床内部更为全面的流体力学行为。在相同条件下,对流化床同一处产生的信号用两种方法同时测量,并结合R/S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对这两种信号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发现,根据各小波尺度下波动信号的Hurst指数变化规律(均小于0.5、均大于0.5或两者都有),可将信号划分为微尺度、介尺度和宏尺度。其中,声波信号第1-5小波尺度为微尺度,第6- 7小波尺度为介尺度,第8-10小波尺度为宏尺度;压力脉动信号第1-2小波尺度为微尺度,第3-9小波尺度为介尺度,第10小波尺度为宏尺度。对两种信号在3个尺度上的能量进行比较,发现声波信号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微尺度, 反映的是颗粒相特征,而压力脉动信号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介尺度,反映的是气泡相特征。
|
|
|
|
1 |
郑燕萍,黄轶伦,陈伯川,阳永荣;利用压力脉动信号特征预测流化床结块故障[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
2 |
蔡平,金涌,俞芷青,丌平言;床径影响流化床中气-固流化行为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
3 |
黄海,黄轶伦,张卫东;气固流化床压力脉动信号的Wigner谱分析[J];化工学报;1999年04期 |
4 |
黄轶伦,陈伯川,郑燕萍,张卫东;气固流化床压力脉动信号的混沌特征分析[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0年04期 |
5 |
赵贵兵,陈纪忠,阳永荣;流化床压力脉动信号时间延迟相关性[J];化工学报;2002年12期 |
6 |
袁忠卫,王樟茂,蒋 ,陈甘棠;压力脉动模型及其在脉冲流化床中的应用[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5年04期 |
7 |
段然;范海宏;安卫东;刘辉;;大颗粒流化床中颗粒磨蚀的实验研究[J];化学工程;2008年01期 |
8 |
钱诗智,陆继东;高温气固流化床的流化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1997年04期 |
9 |
张蕴璧;;气-固流化床中气泡的研究方法[J];石油化工;1981年08期 |
10 |
蔡平;金涌;俞芷青;周春志;;弹性波在气—固流化床中传播速度的测定[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86年01期 |
11 |
黄福娟;;节能、减少污染的新途径——用流化床预热玻璃配合料[J];砖瓦世界;1986年09期 |
12 |
陆德金;;流化床煅烧低温合成粉煤灰水泥熟料的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
13 |
徐言科,于才渊,王宝和,王喜忠,林载祁;流化床喷雾造粒装置的最大喷液量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4 |
杨荆泉,陈伟,阳永荣,戎顺熙;喷液流化床中传热特性[J];化工学报;1998年04期 |
15 |
谭凤娟;罗光亮;李帅俊;;喷雾流化造粒技术在硫酸锰生产中的应用[J];干燥技术与设备;2010年04期 |
16 |
D.W.Belcher;D.A.Smith;E.M.Cook;戎亚伦;;用湿焓图分析悬浮颗粒干燥器[J];医药工程设计;1979年02期 |
17 |
王荫棠;;改进的流化床干燥设备[J];医药工程设计;1982年04期 |
18 |
赵书琨;;气体示踪法在流态化研究中的应用——流化床中相间交换系数的测定[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87年02期 |
19 |
葛勋;;多孔硝铵沸腾造粒器的改进[J];中氮肥;1988年04期 |
20 |
孙家芸;SPFB-1型静电粉末流化床[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