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过渡金属改性活性炭脱硫化氢性能的研究

吴浪  张永春  李哲民  费小猛  宋伟杰  
【摘要】:研究了过渡金属改性活性炭的催化氧化脱硫化氢的性能,通过两种不同的改性方法使过渡金属离子负载在活性炭上:一种是直接用过渡金属离子的水溶液浸渍活性炭,一种是加入Al2O3粘合剂。结果表明,采用第一种改性方法硫容量比未浸渍的活性炭都有提高,而Zn离子浸渍的活性炭硫容量最大;第二种方法改性的活性炭只有Cu和 Ag离子改性后的硫容量得到提高,其它反而下降。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了过渡金属离子在活性炭上脱除硫化氢的机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H.Jankowska;A.Swiatkowski;;活性炭孔隙结构和表面性质对其由水溶液吸附酚的影响[J];新型炭材料;1987年01期
2 刘振宇;活性炭微孔结构评价新进展[J];新型炭材料;1994年01期
3 温斌,张王琪;甲烷在特制活性炭上吸附性能[J];应用化学;1999年03期
4 覃业贤,汤凤霞,黄国林,梁喜珍;活性炭对水中2,4-二氯酚的吸附研究[J];林产化工通讯;2003年06期
5 周烈兴;钱天才;王绍华;;活性炭掺杂氧化锌对苯的吸附等温线测定及甲苯的吸附等温线预测[J];功能材料;2010年08期
6 张报安,黄河,金玳;用红外光谱考察活性炭上表面物种的气化性能[J];燃料化学学报;1986年03期
7 宋现来;;活性炭吸附富集—兴多偶氮氯膦-Ⅰ光度法测定钨钼产品中微量镁[J];生物质化学工程;1986年01期
8 王建祺,解文昌;载氮活性炭的表面化学与催化氧化活性的XPS研究[J];催化学报;1989年04期
9 李中胜,高香院,杨挺;国产椰壳活性炭在低温低压下吸附等温线的测定[J];低温工程;1996年04期
10 谭小耀,吴迪镛,袁权;浸渍活性炭脱除H_2S的反应动力学[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6年02期
11 谷丽琴,刘秋改,魏克强;亚甲基兰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的研究[J];同煤科技;1999年03期
12 袁晓红,姚源,唐永良;活性炭吸附剂的孔结构表征[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S1期
13 马文彦,周春林,陈桂英,韩峰,弟宇鸣,邱晓林;活性炭对氡吸附行为的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年01期
14 张建策;徐伟箭;;活性炭对天然水中痕量有机物的吸附模型的建立[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5 姜瑞霞;宋兴涛;陈大伟;畅延青;谢在库;;高温氢气处理对活性炭及钯炭催化剂性能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7年04期
16 楚文玲,叶兴凯,吴越;杂多酸在活性炭上的固载化Ⅳ.活性炭在酸性介质中对硅钼(SiMo_(12))和磷钼(PMo_(12))杂多酸的吸附[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5年06期
17 蒋绿林,施明恒,高玉明;活性炭对苯蒸汽吸附分离过程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18 郭波,李春虎,谢克昌;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的红外研究[J];煤炭转化;2004年01期
19 李佑稷,李效东,李君文,尹静,冯春祥;活性炭载体对TiO_2/活性炭中二氧化钛晶粒生长及相变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05年02期
20 蔡卫兵;王树清;唐荣成;盛培秀;;活性炭对水中血红蛋白的吸附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浪;张永春;李哲民;费小猛;宋伟杰;;过渡金属改性活性炭脱硫化氢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杰;孙长艳;金林培;;对苯二乙酸与Cu(Ⅱ)、Zn(Ⅱ)和Mn(Ⅱ)离子构筑的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3 胡盛华;陈邦林;韩庆平;陆维昌;;溶胶凝胶法制备硫化氢气敏材料(SnO_2)[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相春娥;柴永明;柳云骐;刘晨光;;原位产生的H_2S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曾小岚;刘君;刘建华;;电位滴定法同时测定石油餾分中的硫化物[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6 李佑稷;李效东;李君文;尹静;;TiO_2/活性炭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影响因素[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刘玲玲;;用密度泛函方法对部分过渡金属正离子乙炔气相络合物的振动频率分析[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蒋宝城;张永春;周锦霞;景伟杰;;石油焦预氧化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和表面性质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9 张忠良;韩素玲;马兰;;光电子能谱法研究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10 孙军;郑明远;王晓东;李涛;丁李宁;张涛;;碳载氮化钨催化剂的肼分解性能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祥峰;亲水性萘酰亚胺阳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郑晓玲;活性炭为载体钌催化剂的制备及氨合成催化性能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3 吴树新;改性纳米TiO_2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谷晓俊;稀土—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晶体工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刘守新;活性炭光再生技术与TiO_2--活性炭协同作用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6 刘红;三缺位Keggin型杂多钨酸盐与过渡金属的配位组装、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爱平;钼基催化剂上的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钱保华;过渡金属的芳香磺酸及有机多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表征[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赵联明;过渡金属离子催化的气相氧原子转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张丽娟;过渡金属多酸盐有机配位聚合物和单分子磁体晶体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彬;多孔介质中复杂流体吸附行为的自由能密度泛函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2 刘红梅;活性炭负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新工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3 张智玲;基于不饱和氰根分子片的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李陟;化学修饰活性炭碳糊电极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芳;低维稀土—过渡金属杂多核配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隋锡娜;含氮双齿配体铁、锰、铜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玥;壳聚糖复合树脂的制备及对亚硝酸盐氮的吸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周崇松;金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和解吸行为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刘成;活性炭负载二茂铁环钯化合物催化Heck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张宝;有机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东航;有臭蛋味的剧毒气体——硫化氢[N];中国化工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