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出了以乙烯抽余油为原料,同时生产窄馏分6~#溶剂油和120~#溶剂油的工艺流程方案,并分别以原料组成数据和蒸馏数据为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装置进行模拟计算,确定了6~#溶剂油的适宜馏程为60~85℃,并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表明对于窄馏分溶剂油装置,基于蒸馏数据采用虚拟组分切割的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得到的产品收率误差很大,对于同类装置的模拟,必须以原料组成数据为基础。
|
|
|
|
1 |
樊红雷,徐春明,兰翔,朱毅秀,林世雄;大庆、辽河催化油浆窄馏分受热相分离行为的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1年06期 |
2 |
段爱军;重瓦斯油及其窄馏分加氢反应性能考察[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3 |
詹敏;张一安;李少萍;文建发;刘馥英;;华北和胜利原油窄馏分在常压及减压条件下气-液相平衡常数的测试及数学关联[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9年08期 |
4 |
赵德智,王仁安,范耀华;孤岛减压渣油窄馏分化学组成与结构的研究[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5 |
林德莲;微量注射进样法测定汽油窄馏分的氢/碳原子比[J];分析试验室;2001年01期 |
6 |
邢金仙,刘晨光;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和族组成及硫化物类型的馏分分布[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年06期 |
7 |
朱静;吴文涛;常永;宋育红;虞琦;于海飞;;哈萨克斯坦减压渣油的评价[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8年05期 |
8 |
俞庆森,方文军,刘海波,林瑞森;新疆原油馏分的液体焓值测定[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5年08期 |
9 |
李新学,林瑞森,倪化境,肖家治,韩树铠;焦化渣油热反应的窄馏分动力学模型[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9年04期 |
10 |
吴文涛;刘成林;段永生;文千;;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哈国减压渣油中的应用研究[J];新疆石油科技;2007年04期 |
11 |
朱肖曼;李培霖;王雨;史士东;吴艳;;煤液化生成油窄馏分平均分子量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9年03期 |
12 |
汪杰,涂永善,杨朝合;以催化油浆窄馏分为添加剂的Al-MCM-41分子筛的合成[J];催化学报;2003年06期 |
13 |
郑柯文,高金森,徐春明;重质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窄馏分的分子模型[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4 |
王升宝;尹洪清;郭清萍;常丽萍;;煤液化油窄馏分饱和蒸气压和蒸发焓的测定及计算[J];煤化工;2008年05期 |
15 |
刘玉新;许志明;李凤娟;赵锁奇;;大港减压渣油超临界萃取分馏窄馏分的黏度混合规律[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7年05期 |
16 |
伍锐东;马斐;刘文正;唐善法;胡望军;陆永伟;;新型环保型溶剂油及其生产技术研究进展[J];上海化工;2008年11期 |
17 |
罗翔;肖尚辰;侯凯湖;;催化裂化汽油窄馏分加氢脱硫动力学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0年02期 |
18 |
王慧;邹滢;余锋;翁惠新;;废轮胎热解油的化学组成分布[J];化工进展;2011年03期 |
19 |
朱肖曼;王伟;李培霖;王勇;王雨;;神华煤液化油窄馏分假临界性质的研究(Ⅰ)假临界温度[J];煤炭转化;2010年01期 |
20 |
王为然;王刚;张文斌;徐春明;高金森;;FCC汽油催化裂化制取丙烯的反应性能(英文)[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