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建文,傅淑芬,刘妙宏;放电激励N_2~+激光器输出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1981年05期 |
2 |
刘劲松;詹玉书;;阈值载流子密度对注入锁定半导体激光器双稳输出特性的影响[J];应用激光;1988年02期 |
3 |
章若冰,张伟力,朱永忠,王清月;外延腔铜蒸气激光器用于飞秒光脉冲放大系统[J];天津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
4 |
;其它[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5年02期 |
5 |
赵佳,崔明启,赵屹东,周克瑾,郑雷,朱杰,孙立娟,陈凯,马陈燕;北京同步辐射装置3B3光束线输出特性初步诊断[J];核技术;2005年08期 |
6 |
黄忠洲;;输出控制方法对Wells透平性能输出特性影响的研究[J];海洋技术;2006年02期 |
7 |
徐美健;於海武;段文涛;蒋新颖;袁晓东;林东晖;魏晓峰;;双色膜V形有源镜结构的固体热容激光器输出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11期 |
8 |
蒋新颖;郑建刚;段文涛;李明中;王明哲;严雄伟;蒋东镔;於海武;;Cr~(4+):YAG被动调Q激光器输出特性[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3期 |
9 |
葛旭亮,王春华,黄肇明;光纤拉曼放大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10 |
王四海,范崇澄;光纤拉曼放大器中的广义损耗系数和特性模拟新算法[J];中国激光;2001年12期 |
11 |
贾东方,李世忱,宋立军;光纤拉曼放大器的优化设计问题[J];光学学报;2001年07期 |
12 |
陈健,张晋,彭江得,刘小明,范崇澄,周炳琨;光纤拉曼放大器增益系数与噪声系数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1年11期 |
13 |
郑磊,陈章渊,唐文静,吴德明,徐安士;拉曼放大系统中功率瞬态的数值仿真研究(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4 |
马永红,谢世钟;双向抽运光纤拉曼放大器的优化设计算法[J];光学学报;2004年04期 |
15 |
魏景芝,王林斗;光放大器技术的比较[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2年05期 |
16 |
常建华,张明德,孙小菡;计算多波长抽运光纤拉曼放大器传输方程的新方法[J];中国激光;2004年05期 |
17 |
邓生贵;半导体激光器的张弛振荡[J];中国激光;1989年05期 |
18 |
谭勇;张喜和;李文杰;张凤东;高勋;;光纤拉曼放大器中的前向自发拉曼散射噪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19 |
周俊冬;马明;;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实验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31期 |
20 |
曾贵化,徐至展;光学双稳态的输出特性研究[J];光学学报;1995年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