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体全息存储的新型厚体块光致聚合物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在光学体全息存储领域,高性能厚体块光致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室分别在玻璃态聚合物与凝胶型体系内探索了制备高性能光致聚合物材料的新思路。采用温控技术调节材料聚合度,制备了体积收缩小、温度稳定性高的PQ/PMMA玻璃态聚合物。通过新型功能成分(SiO2纳米粒子、ZnMA、MAA等)的掺杂,进一步改善了材料的光敏度、体积稳定性与折射率调制度等全息性能,制备了厚度可达几个毫米的SiO2/PQ/PMMA、ZnMA/PQ/PMMA、PQ/P(MMA-co-MAA)以及SiO2/ZnMA/PQ/P(MMA-co-MAA)等多种新型多元光致聚合物样品。将非局域响应引入互扩散模型,我们从理论方面研究了SiO2/PQ/PMMA材料中光栅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分析了ZnMA/PQ/PMMA聚合物中有机金属化合物的调控机理,以及MAA成分对PQ/P(MMA-co-MAA)聚合物全息性能改善的作用,通过实验手段确定了各掺杂成分的优化浓度。实验研究表明,上述多类玻璃态聚合物的全息特性指标已满足体全息存储技术实用化的要求。此外,我们在丙烯酰胺类的凝胶型聚合物体系内,探索了采用多层膜非均匀涂膜技术制备厚度大于500um的聚合物样品的新思路。理论与实验研究表明,通过调节各涂层光敏剂浓度,可以有效改善比尔定律表明的厚度方向曝光不均匀问题,提高角度复用选择性与再现图像保真度,该工作对于提高其它高灵敏度光致聚合物膜层厚度具有借鉴意义。
|
|
|
|
1 |
G B.Blanchet,R.Dessauer,陈惠珠;光致聚合物在静电成像系统中的应用[J];影像技术;1994年04期 |
2 |
施盟泉,吴飞鹏,李妙贞,王尔鉴,刘国栋,何庆声,王建岗;光致聚合物材料中各组分对光聚合速度的影响及其在全息存储中的应用实验[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2年05期 |
3 |
弓巧侠,黄明举,顾冬红,干福熹;一种抗湿性丙烯酰胺基光致聚合物及全息特性[J];中国激光;2004年11期 |
4 |
朱宗文;余科;王跃川;;改性超支化聚酯用于激光全息记录材料[J];信息记录材料;2007年02期 |
5 |
施盟泉;吴飞鹏;赵榆霞;王大勇;陶世荃;;全息用光致聚合物中双单体组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08年05期 |
6 |
章鹤龄,张光勇;氪红光用光致聚合物[J];光电子.激光;2001年07期 |
7 |
万晓君;薛建强;王焕勇;刘鹏飞;赵榆霞;吴飞鹏;陶世荃;;新型全息用光致聚合物的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08年05期 |
8 |
郑仰东,耿完桢;一种新型红敏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研究[J];光学技术;2000年05期 |
9 |
闫猛;章鹤龄;赵瑞渠;杨强;;新型非水溶性绿敏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S2期 |
10 |
徐成刚;朱建华;王跃川;;含氟红敏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组成优化[J];光学学报;2007年01期 |
11 |
胡服全;章鹤龄;杨微;隋燕;;一种非水溶性的蓝敏光致聚合物材料各组分的优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2 |
路海;李若平;孙彩霞;黄明举;;全息光致聚合物中光化学反应参数的理论拟合研究[J];应用光学;2008年02期 |
13 |
徐成刚;王跃川;朱建华;;以BMA-MA共聚物为成膜树脂的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全息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10期 |
14 |
李芳;朱宗文;王跃川;;含氟丙烯酸酯光致聚合物的全息特性研究[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09年02期 |
15 |
李展华;章鹤龄;邵继宝;徐向敏;石磊;;全色非水溶性光致聚合物全息记录材料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9年04期 |
16 |
汪必琴,刘黎,刘革,向旭,夏传琴;一种高质量的红敏光致全息记录材料的优化[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年02期 |
17 |
刘友文,刘立人,李建郎,周常河;双掺杂LiNbO_3晶体中的稳态空间电荷场[J];光学学报;2000年12期 |
18 |
姚华文,黄明举,陈仲裕,侯立松,干福熹;对绿光敏感的全息存储光致聚合物性能的研究(英文)[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2年04期 |
19 |
弓巧侠,黄明举,顾冬红,干福熹;沢吨染料的光化漂白动力学及全息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5年11期 |
20 |
殷琼;翟凤潇;李若平;张放;黄明举;;一种红敏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的研究[J];激光技术;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