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相干径向偏振光束对两种粒子的捕获
【摘要】:本文研究了部分相干径向偏振基模拉盖尔—高斯光束经透镜聚焦后,在聚焦区域内,对于瑞利粒子产生的辐射力的分布情况。基于Collins公式,推导了基模拉盖尔-高斯光束表示的部分相干径向偏振光通过透镜聚焦后,在几何焦平面附近的光强表达式,并应用瑞利散射理论,计算了聚焦光束与瑞利粒子的相互作用力。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比较了部分相干径向偏振基模拉盖尔—高斯光束与部分相干线偏振高斯—谢尔模型光束经透镜聚焦后辐射力的分布情况。并且经过研究发现,通过改变部分相干径向偏振光的相干度,在几何焦平面内的辐射力有着明显的变化,且利用部分相干径向偏振光束经透镜聚焦后焦平面内辐射力的变化特性,能同时对高折射率粒子和低折射率粒子进行捕获。
|
|
|
|
1 |
赵太福;;部分相干脉冲高斯光束在远场的光谱异常行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2 |
郑国兴,杜春雷,王长涛;部分相干激光匀束器的设计及应用[J];光电子.激光;2004年07期 |
3 |
梁辉;论光的部分相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4 |
庄松林,F.T.S.Yu;部分相干信息处理系统的噪声演绩(Ⅰ)——时间部分相干照明[J];光学学报;1984年10期 |
5 |
王开福;部分相干离焦散斑照相的统计理论[J];光学学报;1996年01期 |
6 |
郭晓维;部分相干光源光谱学的研究进展[J];物理;1997年09期 |
7 |
吕百达,丁桂林,蒲继雄;对“部分相干高斯光束的M~2因子及模系数”一文的评论[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年02期 |
8 |
文侨,张彬*;部分相干平顶光束的M~2因子、模分解及合成[J];激光技术;2005年01期 |
9 |
刘立人;部分相干光栅衍射效应和干涉术[J];光学学报;1988年11期 |
10 |
庄松林,陈祥祯;部分相干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菲涅尔环的研究[J];科学通报;1979年14期 |
11 |
仇云利;刘景琳;陈昭喜;;非傍轴部分相干平顶高斯光束的传输性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9年04期 |
12 |
刘丽飒;李维毂;张罡;;偏振光部分相干对比度的测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年03期 |
13 |
李淑侠;徐鹏志;于长滨;;部分相干源不对称性的π干涉学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
14 |
刘维慧,吴健;多高斯-榭尔光束通过强湍流对光强闪烁的影响[J];应用光学;2005年01期 |
15 |
陈宝算;蒲继雄;;部分相干圆偏振涡旋光束的深聚焦[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16 |
马长明,庄松林;部分相干信息处理系统的噪声演绩(Ⅱ)——时间部分相干照明[J];光学学报;1987年05期 |
17 |
姚旻,徐德猛,林强;部分相干且部分偏振的光脉冲[J];光电子.激光;2004年01期 |
18 |
庄松林,陈祥祯;部分相干情形下象差光学系统的直边衍射[J];物理学报;1979年05期 |
19 |
王立,胡岗;由部分相干场驱动的吸收型光学系统的统计性质[J];光学学报;1986年02期 |
20 |
程静,韩申生,邵雯雯,徐至展;部分相干X射线相位成像研究[J];光学学报;199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