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生物视觉特性的真实影像再现技术及其前景展望

倪国强  蔓君  胡宏清  
【摘要】:机器视觉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真实再现人类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国内外在颜色恒常、色调再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并融入视觉特性研究的成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综述了基于生物视觉特性的真实影像再现技术的研究动态和新进展,其中包括应用视觉空间对抗、颜色对抗、视觉适应等视觉系统理论构造符合人类视觉感知的真实影像再现算法的发展现状、优势比较和前景展望,介绍了国外在软硬件平台实现上的研究成果,简述已开展的部分工作与研究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湘晖;曾明;;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增强质量客观评价算法[J];光电子.激光;2008年02期
2 路文;高新波;曾凯;何立火;;一种基于HWD的图像质量评价测度[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年01期
3 位耀光;王剑秦;李道亮;涂序彦;;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技术[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S1期
4 刘再涛;魏本征;柳澄;;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复合医学图像分割算法[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年01期
5 叶青;唐鹏举;;基于纹理的图像检索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08期
6 秦少玲;尹涵春;夏军;;图像内容及文化差异对白场设定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7 沈项军;汪增福;;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的色彩量化算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7年06期
8 张菁;沈兰荪;David Dagan Feng;;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检索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8年03期
9 武新;张焕龙;舒云星;;基于视觉感知的镶嵌图像质量评价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8年18期
10 孙明磊;宗光华;毕树生;;基于图像分析的显微视觉照明自动优化[J];光电工程;2008年10期
11 许欣;陈强;孙怀江;夏德深;;结合视觉感知特性的梯度域图像增强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9年01期
12 翟志华;王留奎;王端;;基于频率层特征的相关反馈高效图像检索算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22期
13 陶超;谭毅华;蔡华杰;田金文;;符合人类视觉感知的图像对象分割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年24期
14 杨建国,肖永剑,王兆安;交通微观仿真中的驾驶员视觉感知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10期
15 路文;高新波;王体胜;;一种基于WBCT的自然图像质量评价方法[J];电子学报;2008年02期
16 张桦;夏一行;周文晖;;基于注意转移机制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10年09期
17 汪孔桥;数字图像的质量评价[J];测控技术;2000年05期
18 王小鹏;王紫婷;;基于视觉感知的双层次阈值边缘连接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6年08期
19 刘利刚;;打造学术一流的联合实验室——浙江大学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J];计算机教育;2007年11期
20 刘璐;夏军;尹涵春;;帧频和响应时间对移动显示LCD图像质量的影响[J];光电子技术;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青;徐文超;郑长伟;刘永红;;基于有限理性的虚拟视觉感知因子分析[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倪国强;蔓君;胡宏清;;基于生物视觉特性的真实影像再现技术及其前景展望[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廖毅;程志全;党岗;;一种基于显著性分析的网格分割算法[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荣浩磊;;开放的紫禁城之古木花亭——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2号院照明设计[A];上海市照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四直辖市照明科技论坛、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上海市照明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敏;梁玮;李善青;贾云得;;一种基于交互式学习的穿戴视觉感知方法[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C];2011年
6 黄沛杰;朱立华;刘学慧;吴恩华;王传铭;;针对实时视觉通信的图像序列自动提炼[A];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进展2008--第七届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春亭;柳杨;;基于视觉感知的视频质量测量方法的研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宗海;朱明清;赵宇宙;郭明玮;王建;;基于视觉智能模拟的感知技术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晓丹;赵荣椿;;一种基于视觉感知特性及改进的模糊Kohonen聚类网络的图象纹理分割方法[A];中国体视学学会图像分析专业、中国体视学学会仿真与虚拟现实专业、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第一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邵桂芳;李祖枢;刘恒;张昌胜;;基于视觉感知的融合图像质量评价[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桦;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向遥;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处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杨恒伏;结合视觉感知的图像认证与数据隐藏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方挺;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中的视觉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5 瞿心昱;基于仿人脑认知计算模型的机器人视觉学习方法[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梁惠;视频信息隐藏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毛晓波;仿生机器眼运动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胡德昆;基于生物视觉感知机制的图像理解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善青;基于穿戴视觉的人机交互技术[D];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姚康;基于感知机理的真实感过程纹理生成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祥明;人类视觉感知经验的数学化表示及其在深度估算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0年
2 李双;乳腺钼靶诊断中的视觉感知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尹清;视觉感知中特征捆绑建模方法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孙博闻;论色质[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谭菊;基于视觉感知的目标特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6 辛帅;基于视觉感知的流场可视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宋子鸣;一类移动机器人的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严光德;苦难的衍生与超越[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晋镭;基于视觉感知的留园空间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李成龙;基于照射/反射模型的视觉感知增强算法研究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学科;原有记忆会降低视觉感知能力[N];科技日报;2011年
2 刘孝沅;用视觉感知的新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3 于平;大型主题晚会构成形态六说[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记者 韩晓玲;“九州高清”,能否光耀九州[N];湖北日报;2008年
5 ;反间计[N];中国包装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顾雪林;梦想:让计算机具有人类的感知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黄涛;传统节日是文化生存的节点[N];咸阳日报;2007年
8 ;杜比联手SIM2展示46英寸HDR液晶电视[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9 起永俊;建州50周年成就展开展[N];楚雄日报(汉);2008年
10 ;突围同质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