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变形场的单光束电子散斑干涉二维检测技术
【摘要】:物体位移场的测量在工程、科研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可以精确测量物体的变形场,具有精度高、非接触、对隔震要求低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应用于物体的静、动态测量。典型的单光束照明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测量的是物体变形的混合场或者是一维位移分量。若入射物体表面照明光束的入射角是θ,则测量得到的相位场为: 当照明光束垂直物体表面照明时,即入射角θ为0,测量得到的只是离面位移场。为了测量物体变形的其他分量,需采用对称照明和多光束照明的方式。
|
|
|
|
1 |
刘瑞金;孙平;;一种可实现电子散斑干涉的新型大错位方棱镜[J];应用光学;2011年01期 |
2 |
黄珍献;赵瑞东;孙平;;利用变形和形貌的关系测量三维形貌的方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05期 |
3 |
周成铭
,刘凤臣
,付瑞生;正弦振动物体的单光束均时全息[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
4 |
宋鹏;刘瑞金;吕安延;马志芳;孙平;;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形貌测量方法的分析[J];应用光学;2009年03期 |
5 |
钟志有,是度芳,陈韶华;用相移电子散斑干涉方法测量温度场[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
6 |
董芳;王建明;田玉强;;超声检测技术在舰船状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科技;2008年09期 |
7 |
张广甫;高分辨率发动机异响检测技术的探讨──单边带理论在机械振动频率检测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1994年02期 |
8 |
俞蕾;冀平;宋建力;胡正国;宋菲君;陆伯祥;Eggers H A;;电子散斑干涉仪的设计及应用[J];激光技术;1992年01期 |
9 |
李蕴才;单光束全息术及其应用[J];光电子.激光;1995年03期 |
10 |
孙平;;单幅对称变形相位图分离二维变形分量的相移电子散斑干涉技术[J];光子学报;2008年02期 |
11 |
路志坚;赵松龄;;热声检测技术应用可行性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
12 |
王金成,华家宁;半导体激光(红光)高频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S2期 |
13 |
刘贯领;凌国民;严琪;;主动声纳检测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声学技术;2007年02期 |
14 |
王祜民,刘可学;卷积反投影法重建温度场[J];计算物理;1999年05期 |
15 |
龚正烈,程晓曼,徐静,梁震宇,刘昌文,蒋振平,孙杰;单光束LD/PSD激光对中测量仪及其数学模型[J];光电子.激光;2002年04期 |
16 |
贾振红,周骏,李劬;厚介质情况下单光束扫描法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7 |
陈中,朱雷,王深义,杨远龙;单光束俘获微粒模型[J];中国激光;1993年07期 |
18 |
贾振红,李劬,陈益新,陈英礼,周骏;用单光束扫描法测量球状电介质悬浮液的非线性折射率[J];中国激光;1995年09期 |
19 |
杜鑫;莫长涛;;单光束激光准直测量系统数学模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20 |
M.Sheik-bahae
,A.A.Said
,E.W.Van Stryland
,安兴泰;用高灵敏度的单光束方法测量非线性折射率n_2[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