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亮;;依据高职特点制定教学计划[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
2 |
曲登科;;探索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J];黑龙江史志;2010年21期 |
3 |
杨晓兰;杨小峰;;高等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35期 |
4 |
赵居礼;刘向红;;基于学分制制定高职教学计划的实践与探索[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5 |
熊家华;;产学合作教育——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21期 |
6 |
张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10期 |
7 |
陆中权;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
8 |
康礼志,龚福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特色[J];中国冶金教育;2004年01期 |
9 |
李玲;;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实训教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
10 |
梁艳萍;对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的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11 |
陈正伟;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J];出版与印刷;2001年01期 |
12 |
高伏均;;高等职业教育二年制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J];中国林业教育;2006年03期 |
13 |
蔡勤生;;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2期 |
14 |
孙贵平;汪华章;罗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2期 |
15 |
黄日强;;德国初始职业教育的构成[J];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02期 |
16 |
吴韶华;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原则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1998年09期 |
17 |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志鹏同志在’98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例会上的讲话(摘登)[J];机械职业教育;1998年12期 |
18 |
;文摘要览10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3期 |
19 |
许广法;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点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7期 |
20 |
刘祥;高等职业教育学分制探析[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