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对工程图学思维的认识与实践

陈杰峰  
【摘要】:本文以在工程图学教学中进行科学思维的培养为基础,浅谈了对现代工程图学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初步理解和认识,并叙述了在工程图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一些具体做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教信息[J];高等建筑教育;1986年01期
2 王健生;如何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从“随机事件独立性”教学中得到的启示[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3 孙伟平;优化思维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4 周铁;比比看 谁的思维富有创造性——摆脱习惯思维训练题(五)[J];机械管理开发;1994年03期
5 周铁;比比看 谁的思维富有创造性——摆脱习惯思维训练题(六)[J];机械管理开发;1994年04期
6 金兴云;谈作文教学中逆向求异思维训练[J];常熟高专学报;1994年01期
7 周铁;比比看 谁的思维富有创造性——摆脱习惯思维训练题(三)[J];机械管理开发;1994年01期
8 周铁;;比比看 谁的思维富有创造性——摆脱习惯思维训练题(四)[J];机械管理开发;1994年02期
9 王其亨,杨昌鸣;深化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与教学的思考[J];建筑学报;1995年08期
10 邓雪儿,曾文光,吴木菅,张力,蒋丽静;大专物理学课程改革的依据、做法和设想[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景芳;;比喻类供材作文难哉[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2 程素萍;;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彭漪涟;;必须重视和加强青少年一代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A];逻辑学文集[C];1978年
4 何名申;;关于直觉研究的几个问题[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5 苏越;;思维训练的有益尝试——评《启迪思路的钥匙》[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6 陈杰峰;;对工程图学思维的认识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廖仕红;;机械制图课创新教学法探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冯建平;;试析制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朱胜利;;强化图学思维的《道路工程图学》教材[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闫石;马英忱;王涛;;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克新;数学开放题与思维训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文星跃;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利灯;农村初三学生化学学习方法的调查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蒙学梅;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潘清泉;儿童思维策略训练模式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彩辉;试谈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朱风利;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万里;论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程俊;高中化学思维训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宝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肃;选课外班:思维训练吃香[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杨友山;思维创新小议[N];安徽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苏婷;看民办校重组[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巴桑卓嘎;浅谈思维训练[N];西藏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李茂;思维应该成为一门课[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记者 薛昌词;重视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N];光明日报;2002年
7 张赛加;新书迭出 各具特色[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8 阿曲;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N];西藏日报;2002年
9 李文庠;“题海”外的绿舟[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六中学卢清 马玉华;多媒体辅助教学要适度[N];中国教育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