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倪富健  
【摘要】:本文通过MTS试验系统对Trupave聚酯玻纤布加筋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弯曲试验和应力控制的疲劳试验研究,建立了以应力表示的疲劳方程,并对疲劳方程和试件跨中位移与运行次数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聚酯玻纤布加筋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疲劳性能,以应力表示的疲劳方程可预估混合料的疲劳寿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伯政;;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与强度[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6期
2 ;京西铺设北京首条低碳示范路[J];市政技术;2011年S1期
3 张民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浅议[J];河南水利;2002年05期
4 解光林;邵虎;朱玉;;水泥路面薄层沥青加铺层路用性能发展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6期
5 刘佳文;;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6 梁冰;;浅谈沥青混合料拌合厂的产品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8期
7 尤正奇;;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及控制[J];发展;2011年09期
8 李进武;;沥青混合料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青海交通科技;2011年03期
9 邹景峰;;公路面层材料沥青混合料特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0 李旭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9期
11 王琦;;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9期
12 杨浩;陈青;魏厚震;袁海文;刘元泉;;沥青混合料芯样图像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06期
13 王立斌;韩子东;沈艳松;;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拓扑优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6期
14 张传友;王心智;;沥青混合料离析及质量改进[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7期
15 马金环;;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16 王朋云;;提高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17 马金环;;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评价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09期
18 陈春梅;;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19 刘涛;李智;;AC—16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实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2期
20 胡尚军;;沥青混合料VMA的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初探[J];公路;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富健;;聚酯玻纤布加筋沥青混合料应力疲劳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起森;冯俊领;;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沥青面层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志勇;李自光;;沥青混合料再拌运输车试验研究[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朝晖;黄云涌;李宇峙;;沥青混合料大型马歇尔击实试验方法与技术标准探讨[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孙燕娜;陈传尧;;沥青路面的车辙损伤预测[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卢永贵;;沥青混合料结构参数探讨[A];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研究院院庆五十五周年论文选集(1950~2005)上册[C];2005年
7 钟超敏;;城市桥梁面层沥青混合料特点及其技术对策初探[A];全国城市桥梁青年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王为标;杨全民;孙振天;王文进;屈漫利;;碾压混凝土坝的沥青混合料防渗结构[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03年度学术年会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9 刘大梁;刘小燕;罗立武;赵锋;;预拌式冷铺沥青混合料的研制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4年
10 王随原;周进川;何演;;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试验研究[A];2004年道路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勋;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吕得保;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叶永;沥青混合料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尹应梅;基于DMA法的沥青混合料动态粘弹特性及剪切模量预估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易军艳;基于界面行为的多孔沥青混合料冻融损伤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刘慧;嵌挤骨架型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宏富;基于强度与刚度衰变的沥青混合料非线性疲劳损伤特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谭发茂;沥青混合料离析及其对路面结构均匀性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8年
9 马莉骍;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过程中的粘弹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付玉;纳米蒙脱土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老化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红红;基于层位功能考虑的各结构层沥青混合料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闫超;沥青混合料间接拉伸试验的弹粘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0年
3 孙杰;基于应力控制模式下的沥青混合料疲劳开裂预估模型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至飞;温拌助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谢君;活性矿粉对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孔令然;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贾建峰;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面层与基层间沥青混合料功能层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8 张慧鲜;基于抗剪强度的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及改善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尚晋;不同温度和轮载下沥青混合料车辙数值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田世亮;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温拌效果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子妤;PCB用玻纤布报价逼近历史高点[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2 葛玲玲徐亚栋;南理工研发成功沥青混合料搅拌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3 李铮;环保沥青混合料扮靓长安街[N];科技日报;2009年
4 项煜虹;长安街披上环保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郭少言 刘崭;西安公路院成功研制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车[N];中国交通报;2010年
6 任晓明;温拌沥青混合料首次用于省城道路养护[N];太原日报;2009年
7 交轩;应用温拌技术 筑路节能无污染[N];中国交通报;2010年
8 记者袁岚 通讯员张东平;京西铺设北京首条低碳示范路[N];中国建材报;2010年
9 纯君;厚板用玻纤布货源短缺[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10 彭丽;长安街大修彰显绿色科技理念[N];中国化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